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一号难求,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多,父母怎么办?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5-02-16 09:19:19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一号难求,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多,父母怎么办? 前几天,看北京卫视的新闻,说是北京儿童医院拒绝上学门诊前来就诊的孩子

  原标题: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一号难求,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多,父母怎么办?

  前几天,看北京卫视的新闻,说是北京儿童医院“拒绝上学”门诊前来就诊的孩子挺多的,以初三和高一的孩子最多。

  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看后真是心戚戚然也——

  看看周围亲戚朋友的孩子,还有网上的消息,发现不去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以前,多数是高中的孩子,如今初中的也不少,大家都有点见怪不怪了。

  前几天,同事家上初中已经躺平几个月的儿子,因为父母强行收掉手机,竟然绝食了一周,后来晕厥了,父母不得已送到了医院抢救。回家后,再也不敢收手机、催上学了。

  唉,北京儿童医院只是一个缩影吧,实际上,很多地方精神卫生中心的青少年精神科也是一号难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精神心理科的月门诊量超过4200人次。

  这几年,厌学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听说有小学的孩子也在家躺平了。

  我也接触过不少在家躺平的孩子,每每看到这些或迷茫或痛苦的孩子,看到无助的父母们,我的心都会莫名其妙很痛!

  孩子天性是追求优越感的,是爱学习的,为什么在上学的过程中,这么多孩子找不到上学的理由、找不到学习的动力?

  到底是哪个地方不对劲了?

  任哪一个父母,都很难接受拥有一个不上学的孩子。

  我们那代人,不管是父母的教育还是我们自身的经历,都是认为:好好学习就能有稳定的工作、较高的社会地位。

  但是,这一切,貌似放在我们的孩子这一代行不通了。

  我能感觉到,以我们成长的经验和认知来教育现在的孩子感觉明显不够,我们必须要改变某些认知、某些思维模式。但具体是什么,老感觉在不停地摸索之中,没有确切的答案。

  这些跟我们完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极大地挑战着我们为人父母的能力。

  孩子上小学时,基本能够听从父母和学校的安排。

  那些对孩子怀着高期望值的父母,尚可控制孩子的学习进度,给孩子安排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各种卷起来。

  但孩子上了初中,课程难度增加,科目增多,若是孩子智商不高,又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实要面临很大的困难。

  多数家长看到的是表面:孩子成绩下降了、痴迷手机了,看不到孩子真正遇到的困难。孩子自己可能也意识不到。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波动大,又从网络上接触各种信息太多,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若是没有热爱和目标,净剩了迷茫,哪能不逃避呢?所以躺平了、厌学了。

  即使孩子能够拼命使劲撑,总有一天会撑不住,有一部分会直接破罐子破摔,有的会慢慢抑郁、焦虑,结局都是无法上学。

  只有那些心里有爱、眼里有光、智力尚足的孩子,才能在学习文化知识中找到前进的动力,在学习和自我当中找到平衡。

  有人说:现在的学校,正在批量制造精神病。

  一位挺有名的博主讲,他在北京做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朋友认为:当下的环境,正在合力将一群正常、健康的孩子,逼成精神病。

  是的,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学校还是沿用几十年前的教育方式。

  学校教育和真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同程度的脱节。

  说到如今教育之内卷,不得不提到课外辅导机构。作为家长,我认为他们是内卷教育下推波助澜的一大因素。

  前段时间,一个在我们小区附近新开的连锁课外阅读机构,对我进行了猛烈的推销。我实在坚持不住,答应了带着儿子去参加她们的试听课,我也跟着一起听了。

  说实话,这个阅读课表面看起来很不错:老师年轻有活力,课程内容丰富,孩子试听了两节课总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知道了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知识,比如诺贝尔奖的来历、文学奖的女性作家有哪些等等。

  但那是怎么学到的呢?是老师努力调动活跃的课堂气氛、使用积分奖励牌、高强度的给孩子灌输进去的。

  真的,尽管当时看到孩子积极举手抢答的情景很欣慰,看到孩子一个晚上学到那么多么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感到非常满足,但事后回想一下,感觉真的就是在“硬灌”给孩子知识。

  我经过慎重权衡,决定不报名。想不报名也不那么简单,销售还是会各种找你做工作,但凡我态度有点松动,可能就会她们制造的焦虑情绪给感染了。

  我虽然也希望孩子将来很优秀,但我更希望地是让他保有对学习的热情和渴望,而不是通过“硬灌”的方式来让他获得知识。小学学得再优秀,若到初中躺平了,都是白费。

  有些学校一年级的孩子作业就要到10:00;很多孩子从早到晚只有学习作业,毫无玩耍快乐可言。

  内卷严重至极!家长们也在卷与躺平间反复纠结。

  越来越内卷的社会大环境,焦虑不堪的父母,压到孩子身上,就是难以承受的重压。

  我们这些孩子尚小的父母,看着这些痛心的现状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既害怕自己的孩子将来的某天会厌学,也害怕自己做不好父母这个角色。

  想来想去,唯有不断地成长:

  打破保守的思维模式,建立开放的心态;

  尽量多学点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努力跟随孩子成长的脚步,做成长型父母;

  做好自己,淡定平和对待孩子出现的所有困难和问题;

  以淡定的心态对待孩子,要求他有良好的品质,而不是成绩;要求他有负责的态度,而不是满分的试卷.......

  孩子的成绩单固然重要,却并非其人生的全部。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是终生学习的能力,是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是感知幸福的能力……

  感谢您读到最后!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看——

  婉秋聊育儿,爱学习、爱思考的俩娃妈妈,欢迎关注,一起吐槽养娃的鸡飞狗跳,分享养娃的的幸福快乐,总结养娃的的经验教训。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杨东平:为什么会出现全社会严重的教育焦虑?
杨东平:为什么会出现全社会严重的教育焦虑?

原标题:杨东平:为什么会出现全社会严重的教育焦虑? 为什么会出现全社会

原创观点13分钟前

恐怖的14岁,和青春期孩子相处太难?牢记9个字:三不
恐怖的14岁,和青春期孩子相处太难?牢记9个字:三不

原标题:恐怖的14岁,和青春期孩子相处太难?牢记9个字:三不管,三不惯,三

原创观点14分钟前

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一号难求,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一号难求,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原标题: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一号难求,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多,父母怎么办?

原创观点15分钟前

开学季家里娃“罢工”怎么办?专家支招专治赖床“神
开学季家里娃“罢工”怎么办?专家支招专治赖床“神

原标题:开学季家里娃罢工怎么办?专家支招专治赖床神兽 眼下,不少家长最

原创观点16分钟前

大学里新来的“助教”,不是人
大学里新来的“助教”,不是人

原标题:大学里新来的助教,不是人 大二学生刘宇敏锐地察觉到,相较于传统

原创观点17分钟前

中国最卷文科专业,开始批量撤销
中国最卷文科专业,开始批量撤销

原标题:中国最卷文科专业,开始批量撤销 在大众印象里,广告业几乎等同于

原创观点18分钟前

大学里的男生越来越少 危机何在
大学里的男生越来越少 危机何在

原标题:大学里的男生越来越少 危机何在 中国大学里的男生为什么越来越少?

原创观点24分钟前

班主任:学校是你必须敬畏的地方!
班主任:学校是你必须敬畏的地方!

原标题:班主任:学校是你必须敬畏的地方! 双减落地多年啦,不少班主任反

原创观点2025-02-14 19:14:35

职场人,如何保护我们的“心”?
职场人,如何保护我们的“心”?

原标题:职场人,如何保护我们的心? 身体是奇妙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身

原创观点2025-02-14 19:09:50

人口第一省,为何拼命建“大专”?
人口第一省,为何拼命建“大专”?

原标题:人口第一省,为何拼命建大专?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被称为高等教育

原创观点2025-02-14 18: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