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会,你去还是不去
来源:搜狐 发表于2025-02-04 20:45:13 编辑:时寒峰
摘要: 原标题:同学会,你去还是不去 春节假期,在外打拼的同窗好友纷纷回家,然而,聚不聚成了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这么多年没见,同学会一定要来呀老地

  原标题:同学会,你去还是不去

  春节假期,在外打拼的同窗好友纷纷回家,然而,聚不聚成了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这么多年没见,同学会一定要来呀”“老地方见,收到扣1”……对于热情的邀约、久违的重聚,有人欣然前往,有人敬而远之,也有人内心纠结、犹疑不决。

  一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要不要参加同学会”的话题讨论度很高。本应是重温过去友情的契机,却被一些网友吐槽为“名利场”。去不去同学会,为何成为一个问题?

  毕业后,同窗好友各自“仗剑走天涯”。长时间的聚少离多,让一个个通讯录上熟悉的名字,变成了我们脑海中模糊的背影。再聚首,青葱岁月历历在目,一波波“回忆杀”如潮水般涌来,令人无限感慨。

  闪闪发光的青春回忆。走出“象牙塔”,扛起工作、家庭、生活的责任,每个人都很难再像年轻时那样肆意挥洒、热烈自由,因此青春期的记忆显得格外珍贵美好。难怪有网友说:“多么希望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趴在学校课桌上,嘴角的口水还未流尽……”同学会就是一场与青春的邂逅,赴约更是为了见到曾经的自己。当我们与昔日伙伴把酒言欢,共同回忆起课本上的涂涂画画、一起翘过的课、球场上的挥汗如雨,仿佛穿过时光隧道,回到无忧无虑的校园“乌托邦”。

  “好久不见”的思念。离开校园,大家各赴前程,忙碌于生活与工作中,联系和见面都越来越少。许多个夜晚,当万籁俱寂之时,那些关乎年少、关乎校园、关乎同学的回忆便涌现出来,令我们不禁渴望再度相逢。同学会,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重温旧日时光的契机。在这里,我们再次见到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听听他们的故事,看看如今的模样,分享自己的经历,感受那份久违的亲切和温暖。

  “零添加”的同窗情谊。同学间的友谊诞生于“纯真年代”,它相对纯粹、真挚,不像一些复杂的社会关系,夹杂着诸多的利益考量。因此,这样的聚会氛围也相对松弛,即使席间不时蹦出一些青春期的玩笑、彼此认可的绰号、心照不宣的“暗语”,也不会影响彼此的感情。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青春友谊的见证。无论岁月如何流转,这份“零添加”的同窗情谊,都将永远珍藏在心中,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部分网友对同学会的感受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二

  关于同学会,有人欣然赴会,也有人避之不及,在他们看来,曾经朝夕相处、穿着相同校服的同窗,如今散落各方、有着天差地别的人生,与其相见,不如怀念。

  “道异难同行”的无奈。有人说,朋友都是阶段性的。毕业后,不同的城市、圈子、生活节奏,缺少共同话题,会让昔日的好友渐行渐远。也有人说,成年人的破防是从一场同学会开始的。曾经是上下铺、共患难的兄弟,现在他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成功人士,反观普通的自己,明明拼尽全力,却只交出了一份“及格卷”。虽然人生的考场,成功没有标准答案,但现实的落差难免让人感到五味杂陈。

  “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当你满怀期待地赴一场青春聚会时,可能恍然发现,聊天话题已从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电影”“音乐”“足球”,急转到了“鸡娃”“炒股”“防三高”等“中老年话题”。有的同学会甚至变了味,觥筹交错间真情叙旧少了,假意恭维多了,不免令人兴味阑珊。曾经的风花雪月随风而去,只剩下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虚情假意,让人尴尬和失落。

  “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果断。要知道,不是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是多姿多彩、值得细细回味的。懵懂与莽撞交织的岁月里,也可能留下难以磨灭的“青春之殇”。有的人在成长中渐渐疗愈释然,有的人以一种更加决绝的姿态翻篇重启。对于同学会,他们选择了拒绝,选择将那些“旧人旧事”连同青春一起掩埋在时光里。他们头也不回地向前走,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

  三

  任凭时光流转、岁月更替,青春美好的人和事都值得珍藏。如果你渴望重温青春的记忆,想与老朋友叙旧,那么就去参加同学会吧。如果你对社交感到焦虑,或有其他的安排,那也不必勉强自己,相信情谊不在一时。同学会的“去”与“不去”,是个人选择,但关于同学情,笔者想说三句话。

  适当“回头看”,更要“往前走”。“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老歌《同桌的你》唱出了校园生活的纯洁与美好。无论是否有机会相聚,都别忘记老同学,因为他们是青春的同行者、见证者。但也要认识到,往事不可追,珍惜当下才是正解。同学聚会的意义不在于一味沉浸在过去的岁月里,而是在友谊重叙中获取前行力量,在信息交流中打开眼界格局,和老同学一起向未来出发。

  相聚“重一时”,更要“重平时”。深厚的友谊,不仅在于相见时的寒暄,更在于分别后的牵挂,在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温暖人心的日常瞬间。山高水长的同窗情谊无法靠简单吃一两顿饭来维护,真正的朋友不在于聚会时的称兄道弟,而应是跨越时空的心心相通、低谷时的鼓励扶持、触及灵魂的相互懂得。不论是“怀民亦未寝”的相知相念,还是“天涯若比邻”的隔空击掌,或是“发圈必赞”的共情鼓励,都是友谊的具象体现。

  成长“向外比”,更要“向内看”。老同学齐聚,人与人之间的客观差异必然存在。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各有各的节奏,人生的质感不能用阶段性的成功来简单定义。我们不必对同学聚会上个别人的说法感受太过较真,因为外界的认可和他人的看法只是参考,更重要的是关注自我和内心的成长。赴同学会之约,不妨将心态放得更平和一些,理性看待同学间的变化和差异。与其羡慕嫉妒恨,不如专注自己的人生,过好自己的日子。

  人生海海,起落沉浮尽是人生况味。同学相聚,给别人捧捧场,也为自己鼓鼓劲。愿我们都能多一份赤诚坦荡,轻松赴约,亲切地道一句:“嗨,老同学,好久不见。”

投稿邮箱:qingjuedu@163.com
相关推荐
2025蛇年春晚小品《小明一家》:背后揭示三个家庭教育
2025蛇年春晚小品《小明一家》:背后揭示三个家庭教育

原标题:2025蛇年春晚小品《小明一家》:背后揭示三个家庭教育真谛 昨晚刷了

原创观点1分钟前

教育孩子,你是爱还是“溺爱”,自己对照下!
教育孩子,你是爱还是“溺爱”,自己对照下!

原标题:教育孩子,你是爱还是溺爱,自己对照下! 父母都想给孩子100%的爱,

原创观点2分钟前

美高“接地气”教育:儿子从网游痴迷到康奈尔录取的
美高“接地气”教育:儿子从网游痴迷到康奈尔录取的

原标题:美高接地气教育:儿子从网游痴迷到康奈尔录取的逆袭之路 在一个风

原创观点3分钟前

如何从陪伴到放手?这篇文章让你看见孩子成长的真正
如何从陪伴到放手?这篇文章让你看见孩子成长的真正

原标题:如何从陪伴到放手?这篇文章让你看见孩子成长的真正力量 教育的真

原创观点3分钟前

“苦难教育”培养逆商:是时候反思并调整了吗?
“苦难教育”培养逆商:是时候反思并调整了吗?

原标题:苦难教育培养逆商:是时候反思并调整了吗? 近年来,不少父母倾向

原创观点9分钟前

同学会,你去还是不去
同学会,你去还是不去

原标题:同学会,你去还是不去 春节假期,在外打拼的同窗好友纷纷回家,然

原创观点11分钟前

年终总结怎样既专业又有趣
年终总结怎样既专业又有趣

原标题:年终总结怎样既专业又有趣 ①保育员在年终总结会上现场练兵。 年终

原创观点2025-01-26 13:15:33

在假期里,千万别指望孩子能自觉!
在假期里,千万别指望孩子能自觉!

原标题:在假期里,千万别指望孩子能自觉! 假期是孩子休息的时间,但休息

原创观点2025-01-26 13:03:35

女到中年才明白,孩子不是你的出气筒,无需为你付出
女到中年才明白,孩子不是你的出气筒,无需为你付出

原标题:女到中年才明白,孩子不是你的出气筒,无需为你付出 李玫瑾说: 孩

原创观点2025-01-24 19:23:16

50岁,我在海外和00后做同学
50岁,我在海外和00后做同学

原标题:50岁,我在海外和00后做同学 活到老,学到老,一生好学的中国人已经

原创观点2025-01-24 1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