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真把怎么野都忘了吗? 近些年来,无论是文艺作品,还是在互联网上,都四处弥漫着一种返璞归真的气息,这种气息传递着时
原标题: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真把怎么“野”都忘了吗?
近些年来,无论是文艺作品,还是在互联网上,都四处弥漫着一种“返璞归真”的气息,这种气息传递着时代的信号——人们亟需一种能够快速找回自己“天性”的方式。
于是他们仿佛觉醒了一般,开始纷纷走向野外,自由地拥抱世界。即便脚步迈不出去,拳击馆和健身房也是不错的选择,在那里运动至少能在力量上让人看起来“野性十足”。
为什么社会释放出这样的信号?是什么让社会变得如此焦躁易碎,又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赴后继地倒在被刻度尺量好的格子间里,面对生活压力和生育焦虑?年轻人不禁想问的是 :年少时的“野性”,都跑去哪儿了?难道下一代的孩子,还要重蹈覆辙吗?
关于“天性是怎么被埋没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曾经做过一些研究和讲座。储朝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野性”无非是天性的一种 外在表征,讨论“野性”的消失,事实上离不开讨论我们从小到大都离不开的教育,然而当下教育的诸多问题,最终都体现在个体成长中外界对个性的规训。
今年年初,储朝晖曾到宁夏的某个地方做调研,他发现在那里的职业高中,男生所占比例为 80% 以上,而女生所占比例只有不到 20%。这也就是说,中考把或许本来就活泼好动的男生,都筛选到了职业高中。
这一发现引起了储朝晖的重视。后来他想,这背后其实不仅有地域和环境的因素、性格和性别的因素,还有整个教育评价体系的偏移。
“要想我们的孩子们本着自己的‘天性’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变一变了。”储朝晖说。
以下是《新周刊》与储朝晖的采访实录。
一个人的“野性”程度,
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
《新周刊》:跟以前相比,现在的孩子是不是少了一些“野性”?
储朝晖 :孩子的“野性”,事实上就是孩子天性的一种表征。自然的天性通常表现为比较奔放、自信,并且能够锲 而不舍地追求自己喜好的东西。所以你问是不是以前的孩 子都有野性、现在的孩子缺乏野性,我觉得还不能够这样 简单地下结论,首先要看孩子生活在什么环境。
事实上,以前的孩子也有生活处境很糟糕的,这使人很 难拥有真正的野性。即使是逆境而生,性格当中也多少有些畸形的成分。只有当人在一个相对良性的环境,同时又能自主活动的时候,人才能保持正常的野性。所以我觉得,不能够简单地用“以前”或者“以后”这样一种方式来作比较。
如果从性别角度来说,以前的女性被一些道德伦理的条条框框所束缚,环境对女性的管束也更多,所以相对来说,过去女性的野性程度反倒没有现在高。
总的来说,一个人的野性程度,要看个体所处的环境, 比方说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对他的要求、对他的束缚程度,这些才是当下需要去考虑的关键因素。
《新周刊》:缺乏野性通常是一种怎样的表现?
储朝晖 :如果一定要从你说的缺少野性来看,那么衡量野性的程度,主要是看活动的强度,以及活动的尺度。比如被动型人格,他们活动的尺度变小了、强度变弱了,活动的激情降低了,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
如果我们从性格特征来看,那就是被动性增强了,孤立性增强了,主动性变弱了,从而抑制了与外界的交往欲望,具体的可以用被动型人格、孤立型人格、小白兔型人格来作比较。
通常,对于被动型人格,大家或许都比较重视,孤立型人格也看得很明显,但是小白兔型的人格,往往是不被大家所注意的。事实上,这种人格是大量存在的。
那么什么是小白兔型人格?
比如说他的学业成绩等各方面都还不错,但是他在性格上是一个提不起来的,或者说没有胆量去做自己想去做的事情,而且由于当事人的成绩较好,(他的性格)往往就不会被当成是一种问题。
《新周刊》:这些表现在现在的青少年孩童中所占的比例大吗?
储朝晖 :就拿被动型人格来说,我曾经做过一个有关被动型人格的调查,了解到3岁以前的孩子都是有主动性的,但是进入幼儿园、毕业以后,大约就有5%的孩子有被动型人格。然后再往后推,小学毕业的孩子当中,大约有15%是被动型人格。中考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也是比例增量最大的环节,(在那之后)大约有50%的孩子有被动型人格。然后接下来就是高考,高考会有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的差异,(高考之后)总体上有 75%—85%的孩子是被动型人格。
这是一组非常令人警醒的数据。
“野”有两面性,
“不野了”和“野过了”
《新周刊》: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普遍出现这种缺乏“野性”的状况?如何去解决?
储朝晖 :一个人的野性是先天的,但是野性想要变成现实的表征,是需要在生活当中去激活的。现在我们的很多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能在现实当中激活的环境。比如在中小学阶段,整体的室外活动时间少、亲近自然的机会少,而室内活动相对比较多,孩子的激情在室内没有用武之地,甚至激情奔放一下,反而还可能干扰到别人。因为缺少自由活动的环境,所以孩子们的技能、激情、勇气都得不到发挥,就 会造成你所讲的野性缺乏。
那么要解决问题,深层次上还是要让孩子有自主的活动时间、空间,以及能自主选择的活动内容,再就是管理和评价。
现在的家庭和学校,整体上对孩子管得过紧,他们的活动范围受到了限制,使得他们的个性张扬受到了限制。而且用单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所有孩子,这样对一个人的 一生,影响是非常大的。
《新周刊》:如此看来,环境对一个人野性的成长,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在社会上经常出现一些“校园暴力”的恶性新 闻事件,这样看来,野性是不是也需要一定程度的管束?
储朝晖 :“野”一点,就是让他的天性能够表现得更充足一 点。事实上,我们对于“教育”和“成长”这两个概念的理 解是很容易混淆的,并没有明确地划分清楚。
首先,成长是每个人都在进行的,即便他没有上过一天的学,他也是在成长的。进入学校以后,学校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外在的环境。这个外在的因素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可能造成摧毁。
这种摧毁可能还会造成两种极端,一个就是你讲的 “不野了”,还有一个就是“野过了”,甚至造成很多校园悲剧事件。
在我看来,具体的教育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就要看教育是不是了解其所面对的个体的成长发展状况,要看是不是遵从了成长发展的规律、是不是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来施加了教育。这几个因素是最关键的,如果没有这样几个关键的因素,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就是压抑的、抑制的,甚至起了相反的作用,那么就可能对孩子造成摧毁。所以不能单纯地用“管束”来试图解决根本问题。
《新周刊》:关于你说孩子“野”的程度取决于他们的成长环境,那么城市的学生和乡村的学生,在“野”的程度上有什 么不同?
储朝晖 :“野”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它只是代表了一个取向和意向。比方讲,大概100 多年前,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先生认为,要“野蛮其身体,文明其精神”,让身体能够按照天生的状态发展下去,使其强壮起来。还有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类似的话,就是“从野人生活出发,向极乐世界探 寻”,他讲的其实也是一个人能够在相对艰难、原生态的状态下,向着更加理想、更加美好的世界去探索。
“野”如果从词义上来说,相对应的词是“文”,“文野 之别”主要就是讲这样一个概念。至于你问现在的乡村学生跟城市学生在“野”的程度上有没有差异,我觉得如果细微地去区分,那还是有差异的,但如果从宏观上来看,它是 没有明显差异的。这个原因就在于我们当下整体的教育理念还是强调标准化,制定标准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而不是把学生的内在天性发展出来。在这一点上,城市和乡村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自然天性
与野性精神
《新周刊》:如你所说,从宏观上来看,环境只是次生问题,真正的问题其实在于“教育”的根本?
储朝晖 :整体的教育理念,事实上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 它就是在不断地驯服当下的未成年人。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将会是不可逆的。
比如我去宁夏某地调研的例子,在许多被筛选过的中学生当中,通常保留了自己天性的这一部分孩子,或者说个性比较强的孩子,他们是很难接受标准化规训的。所以 现在我们的义务教育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义务教育巩固率是95.5%,还有4.5%是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
这4.5%当中就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有智力障碍问题,他们无法完成我们现在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
另外,从我们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那些和学校的生活、学业格格不入的学生,他们的智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都是正常的,甚至有一些孩子的智力是超常的。
但是在我们现在标准化的教育当中,他们觉得自己找不到存在感, 这就导致他们选择了辍学,甚至叛逆。因为十二三岁的孩子,父母和学校对他们的约束力都在渐渐变得有限,他们如果不认可当下学校的教育,那么就会干脆选择出走,不上学了。
所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要想学生既保留自己身上的野性,又对自己形成自我约束,那么首先不仅要让他们 的体魄更强健,还要让他们的精神更加自由起来,这就需要整个教育的理念发生变化,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每个孩子。否则,我们的孩子将会越来越走向两种极端,一种走向暴力,一种走向被动型人格。被动型人格发展到 ,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抑郁”。现在我们的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比例是很高的,有些机构做调查检测,数字达到了20%以上,这个比例非常可怕。
2023 年 6 月 6 日,苏州。在湖边公园玩陆冲滑板的女孩。(图 / 视觉中国)
《新周刊》:关于培养一个真正有“野性精神”的人,你认为我们的当代教育需要去思考什么?
储朝晖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也会想要不断地去拓宽自己发挥天性的空间。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天性,也可以称之为野性精神。
就需要改进当下的教育,这是刻不容缓的。因为个体最大限度的发挥空间,就是让他的天性得到充分的成长。如果天性当中的各种特征、内涵在丢失,那么就不可能获得充分的成长发展,从而导致大量本来就很有天分、能够成为杰出人才的人,在不适合的环境下,最终可能变为平庸的、标准化的人,这也是我们现在见得比较多的一种现象。
我个人认为,深层次的,还是要让教育有更大的自由度,管理要更加个性化,评价要更加多样性。我们所办的教育,不能够只是单一的教育,而应该是多样的教育,让受教育的当事人有选择教育、选择学校的机会。同时,学校关注的也不能是单一标准的教学、把学生培养成“标准件”, 而是应该将他们培养成能够在未来世界、未知环境中立足的,拥有健全人格的人,让他们在新的环境当中去感知、了解新的需求,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再去向前努力。
当然,这就需要当代教育不仅仅只是去思考,也要去采取改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