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被手机围猎的校园还须法治拯救 现如今,随着智能手机在未成年人群体中的普及,不少学生对手机的依恋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手机进校园、进课堂
原标题:被手机“围猎”的校园还须法治“拯救”
现如今,随着智能手机在未成年人群体中的普及,不少学生对手机的依恋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手机进校园、进课堂现象愈演愈烈,“身在课堂心在手机”的现象已然成为校园常态。每个老师都能掰着指头数出学生玩手机的“几宗罪”:视力下降、体质变差、精力分散、成绩下滑、自我封闭、抗拒交流、攀比成风……可以说,智能手机的高频应用不但占用了孩子所有的娱乐时间、休息时间,更是分散了孩子大部分的学习精力,严重扰乱了课堂秩序,着实让学校“几多担心几多愁”。
面对日益被手机“围猎”的校园,学校、老师也“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些“拯救”办法:明令禁止、突击检查、没收销毁、屏蔽信号……但很多时候“好心”却并未换来“好评”,这些举措不但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叛逆,引发师生矛盾,甚至一些没收、销毁等看起来有些“过激”的干预手段更是不被家长“买账”而引发家园矛盾。如此在争议矛盾中学校也只能“无奈”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事实上,对于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已经有了社会共识,2018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8部门就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但从半年来的实施效果看,收效甚微。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非强制性建议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达成意见和行动上的一致性,只能是让学校管理无处发力、家长配合比较乏力、学生自治基本无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有责任教孩子们读书明理,但我们更有责任保护孩子们免受智能手机在校园中的蔓延之“害”。而此次蔡学恩代表的提案无疑是将“手机禁入校园”的规定提升到了法制层面,从人治到法治,无疑会给学校增添更多管理的“动力”与“底气”。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规定上升到法律层面,也不意味着要因噎废食让孩子完全与手机“隔离”,这只不过是对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的行为做出的一些保护性限制和规范。所以重点在于能结合实际,适可而止,合情合理合法的去执行。
更为关键的是,仅凭学校的一己之力,显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还需更多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于家长而言,“爱子当为之计深远”不能为了省心省力就把孩子放心的交给了手机,于缺少自控能力的孩子来说,花花绿绿的网络世界显然比枯燥无味的学习来得更有意思一些,所以应对学校管理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配合,对孩子成长多一些陪伴、多一些疏导,让手机“禁入校园”成为现实。(褚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