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刘嘉麒:教育本质是人和人的交流 中国应有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 看点: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2023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于12月12日在北京举办,本
原标题:刘嘉麒:教育本质是人和人的交流 中国应有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
看点: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2023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于12月12日在北京举办,本次盛典以“看见更大的世界”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院士、权威专家、著名作家、知名学校校长、跨界名人等,共同聚焦教育政策、学校教育、体教融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师成长等话题并展开分享,为打造更健康高效的教育模式,重塑良好的教育生态贡献智慧。
盛典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中科科技培训中心主任刘嘉麒先生发表了题为《博学为师 博爱为友》的主题演讲。
刘嘉麒认为,当老师首先得要讲好课,讲课一个是把知识讲好,理论要讲好,但是要在科学里面有故事,故事里有科学,要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常常说如果你讲课时候有的学生打盹了,这不能怨学生,说明老师讲课没有吸引力,这个时候讲课要讲究艺术。
以下为刘嘉麒先生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很高兴能出席今天的会议,刚才跟张总交流的时候,搜狐这么重视我很高兴,我今天主要来接受教育,也是来受教育的,刚才燕华做了很精彩的发言,但是他主要讲孩子的教育,大人也得教育。
今天在座的有从小学到大学,一些名师、校长,都是著名教育家,教育太重要,我确实是一直受教育的,我今天的发言主要是想讲讲当学生和当老师的一点体会,我想来想去题目也不见得合适——《博学为师,博爱为友》。
古往今来,人们把读书看作是高尚的追求,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人的命运往往因为读书而改变,应该说在人们前进的各条道路中,教育是还算比较公平和通达的,我想我所受教育是比较完整的,从小学到大学,我的求学之路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座我算年龄最大,我是上的新中国学校,但是那时候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我们家在锦州,辽沈战役打完,1948年底,1949年初,辽沈战役胜利以后,家乡解放我开始上学,那时候还没有成立新中国,1949年1月份,我一直是在党和人们的培养下长大的。
刚上学的时候没有学校,我们那有个庙,在庙堂里面搭个板子,有二十多个孩子上课,小学念完了,乡里没有中学,就得到县城去读中学,我们家离县城18里路来回走;中学读完了就考大学,我念大学的时候,1960年到1965年,这段时间在座的可能没有感受,我上大学就是从大一到大三这段时间是吃不饱饭的,1960年到1963年8月,那时候是国家最困难的时候,1965年大学毕业以后读研究生,我是读了两次研究生,我从念书来讲,当学生当了27年零8个月,这个纪录可能一般也超不过,因为读了两次研究生,但是我第二次读研究生就到了科学院,现在叫国科大,当时是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978年到现在,念书受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做了二十多年学生我的体会是小学是基础,中学是关键,大学是提高,研究生是深造。当然,这几个关健词大家都很熟悉,基础也重要、关键也重要、提高和深造都重要,但是应该说在人的成长当中关键是中学这段,在座可能有中学老师和校长,人在成长当中中学这段时间是最关键的。
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人才,这个大家都很清楚,要培养将来为人们服务、为国家服务的人,这样的人要有真才实学,要有真本事。我从学生,现在也当老师,也培养一些研究生,我跟研究生的交流首先是你为什么读博士?你拿博士学位想干什么?如果你是想从政,我说人无非就是三个取向,从政、经商、做专业,你要是想从政、经商,这是一种选择,如果要是想做专业你将来得成为专家、成为大家,这样才行,读书开始要做人先立志,立志先做人,让学生们自己能设计自己,武装自己,战胜自己,让年轻人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趁年轻努力向上,把自己的聪明才干充分地展现出来。理想是人生的航向标,没有理想等于没有灵魂,我们在学生培养时候,首先应该让他们有理想,而且能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
当然,想到的事情不一定能做到,但是如果连想都没有想根本谈不上做,古来人们教育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要向大的目标走去,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我的感觉,我们许多年轻人是很优秀的,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我们有的人才被埋没了,钱老说我们教育没怎么培养出来人才,这是一种忧虑,刚才燕华也提到,中国人既不懒又不笨,中国人很聪明,而且很勤奋,但是为我们又有人才又缺人才?这是一个体制问题,一个是科技体制,一个是教育体制,这方面得下工夫改,如果改不了,我后面会说,有人才也被这种体制和制度给耽误了。
为什么有人在国外挺好,同样是一个人,你把他吸引回来,回来就不行了,当然也有行的,有些就不行了,这就是环境问题。
人在教育当中,这个刚才刘部长已经谈到了,从孩子抓起,我们培养人必须得从孩子抓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教育比成人教育还重要,而且中国人尤其重视孩子的培养,为了孩子,当爹妈肯定什么都能舍得,我们为了培养孩子,每位家长都想方设法地为孩子着想,但是从哪抓起?这就不重复了,刚才刘部长已经谈得很多了,起点在哪、起跑线在哪里,但是我们都从孩子们走过,孩子的时候大部分他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感知,看、听、闻、摸这些都是感知,他产生形象思维,产生形象思维以后就模仿,模仿以后就就行动,行动慢慢就能产生成果,逐渐成长,在孩子们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给他增加感知这种体会和机会,必须让他们多玩。
前些日子教育部有个文件提倡“双减”,我也参加一点讨论,我说“双减”对孩子们要减,什么叫孩子?初中以下算孩子,就可以减,我不太赞成高中以上年轻人还要减,高中以上基本成人了,这个时候得需要压,哪个人轻轻松松能成人的?但是小孩子时候使劲压就压坏了,到了高中以上一般压不坏,而且必须得压才能成才,要分开讲,这是一个情况。
孩子在成长当中,他的思维都是形象思维,有别于大人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从感知引起,多跟外界接触,外界接触主要靠玩,说得土一点就是玩,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也有学,学中也有玩,边学边玩,边玩边学,激发他们的兴趣,没有什么兴趣,对什么有了兴趣就会有灵感,人们都常说兴趣是聪明的催化剂,你要干什么事没有兴趣是不行的。
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爱读书、会读书,比考试多得几分还重要。环境的感染力是潜移默化的,你不知不觉对你产生,硬教反而不一定行,我是从农村山沟里长大的,我小时候受到的环境对我后来,我现在搞地质再去爬山钻山沟,小时候的感觉对后来工作也是有用的,但是我小时候玩没有想到以后会搞地质,让孩子们小的时候多玩玩,在玩中学是很重要的。
谁都知道自古英雄出少年, 主席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对过去是继承,对现在是担当,对未来是希望,青年就是资本,就是财富,就是力量,要特别珍惜青年。
当然了,我自己的经历也感到年轻的优势和重要,但是人就是这样的,年轻时候是考虑自己怎么度过一生,现在老了回忆,就是看看自己怎么度过这一生的,好多事情都是在年轻时候做的,很多创造性的工作都是年轻时候做出来的,但是人老了就一去不复返了,年轻的时候一定要珍惜,一定要发挥青年的作用。
另外,人才的类型不一样,不管是古今中外哪个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人才,而且培养人才就两条,一个是德,一个是才,各个学校的校训放大和文字不一样,就两条,厚德和博学。我们国家孔孟教育提倡“仁义礼智信”,毛泽东提倡“德智体美劳”,这都是教育理念,一流人才必须有一流的品格,接受一流的环境熏陶,德商、智商、情商都不可少,往往智商高、德商差的人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红楼梦》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些聪明人耍小聪明,就像北大一个教授说的,现在年轻人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年轻人对学生的教育首先要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重于文化教育。
小聪明是成就不了大事业的,人格是金,美国原子弹之父曾经说“一个人的净价值是他在同行当中获得尊重的总和。”这点很重要,我们有本事的人不少,但是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不行,更重要的是除了你有本事,还得有亲和力,有些领导他不光是自己能力强,而且他有很好的亲和力,这方面在人才培养上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教育的本质是人和人的交流,特别是师生的交流。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我认为是人间最高尚、最亲密、最纯洁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师生的关系胜过亲戚关系,因为师生之间不仅接触的机会多,而且有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语言,不是亲情,胜似亲情。
我跟我的学生们经常讨论,我说人生要有三个母亲或者恩情是不能忘的,一个是给你生命的母亲,就是父母,养育之不能忘。
第二是给你本事的母校老师,给你本事的母校老师教育之恩不能忘,中国早就有这样的名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们如果当了老师,既为师也要为友,教师要为人师表,老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你教他什么知识,而是你的品德。我这一生是很幸运的,我遇到了好多好的老师,特别是我到北京来读研究生以后,两个主要的老师,一个是侯德封先生,还有一个刘东生先生,这两个都是地学界的大家,侯先生你们在座可能不太知道,这是跟李四光同代的人,他俩是好朋友,侯先生不亚于李四光先生,但是他去世早了一点,刘东生先生是我第二个导师,他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当然现在也不在了,每个人如果一生遇到一两个好老师是你一生的幸运,有时候老师的作用可能比你父母的作用还大,这是第二。
第三,我们要感谢祖国,祖国是给你尊严的母亲,保育之恩不能忘。每个人在坐着无所谓,但一走出国门,你国家强大不强大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开放初出国时候,外国人是不太看重中国人,有时候是瞧不起你的,但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好多人主动来找你,我们国家强大了,你到国外才能受人尊重,国家很重要。
今天这个会我想多说两句,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既要为师也要为友。现在学生是生活在一个非常幸福的时代,在家是宝贝,在学校是宝贝,在国家更是宝贝,受的呵护多,但是他们遇到挫折少,应变能力差,承受能力也差,一旦遇到什么难题或者打击就不知所措,还可能发生意外,在新形势下,学校遇到一些新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妥善处理,要加强思政教育和思想工作,加强心理教育。现在我们整个教育,心理学做得不够,不管是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心理学我认为做得是不够的。
而老师责任非常重大,既要当老师,又要当家长,还要做朋友,学生的问题要关心,要帮助他们解决,除了业务的事情,更多的是思想问题、爱情问题、生活问题、工作问题等等。像我在所里到了研究生阶段好多找对象,或者是找工作,这些事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你除了给他们做学问考虑,还得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和工作问题,也得像家长,又得像朋友,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是很不容易的,整个社会应该最受尊重的人,我是经常说,不一定合适,但是我认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医生,这应该是受社会最重视的,老师是培养人,每个人没有老师是成长不起来的,医生是救人的,这两个职业的人都很重要,都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和尊重。
另外,在工作当中要创新是科学的本质,做专业的人要有创新的精神,而研究生教育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我们现在社会确实到了的大变革、大创新的时代,人工智能也好、数字地球也好,都把人类代入一个新的时代,尽管天天都说科学在进步,都有创造,实际上近半个多世纪来没有本质上的创新,现在科学和社会到了一个大变革、大创新的时候,而创新得靠年轻人,青年是创新的先锋,搞科研的人做一些其他工作的人都要从学生时候着手,选择一个方向,战略一个领域,掌握一种手段,解决一个问题,现在有些学生还觉得自己年轻,还不行,所以他们主要是把精力放在满足学分或者毕业论文这些上,这是低要求,应该要趁着学生们年轻鼓励他们真正能够承担重要的任务,能够在创新上做出成绩来。
创新应该选好问题,这个是创新的关键,一个人如果在工作或者科研上找不到合适的问题是不行的,选择好的问题不但影响你毕业,甚至能影响一生,老师在给学生选择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前沿有挑战性,有发展前景,他经过一段努力就能够将来在这个领域成为专家。
选择创新的题目难度很大,做起来风险也比较大,但是创新有风险,也有精采,跟风虽然保险,但很平庸,一次精采胜过无数次平庸,宁可失败,也还是要有创新,应该有精采才行。现在强调创新没问题,但是创新光停留在理论层面是不够的,创新要促进创业,创业要实现产业化,把理论变成现实,让科学变成财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创新和创业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能创新的不一定能创业,能创业的一定能创新,尤其我在科学院体系里面我也常常说,科学院创新是必须得做的,但是光创新是不行的,必须要促进创业,这样才能把知识变成财富。
科学是非常专业,非常严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是科学的人必须得孜孜以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工作当责任,把专业作为事业,对研究对象达到痴迷程度,这样才能做出斐然成绩,我经常说你想靠8个小时搞科研你赶紧回家,是搞不成的,就是一般混混就行了,真正能把科研搞下去,必须得把全身心精力投入进去,现在我们要倡导学生向老科学家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和爱国精神,在这方面我们当老师的要多给学生创造学习实践交流的机会,当老师首先得要讲好课,讲课一个是把知识讲好,理论要讲好,但是要在科学里面有故事,故事里有科学,要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常常说如果你讲课时候有的学生打盹了,这不能怨学生,说明老师讲课没有吸引力,这个时候讲课要讲究艺术。
课后应该多给学生们提问的机会,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怎么也得最后留下来10分、8分钟让他们提出问题,能够提出问题才能够把教学提高。
让学生们多实践。不管做哪门学问都离不开实践,特别是搞自然科学更得实践,要实践就是要跑野外,在野外就会遇到好多在校内遇不到的东西,但是也能学到好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从事地球科学的人就是以天地为己任,山川做课堂,揭宇宙之奥秘,探地球之宝藏,必须进行科学探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勇于实践,学生年轻,精力旺盛,但经验不足,尤其是野外工作比较薄弱,我也常常跟我的学生说,你玩手机玩电脑比我玩得好,但出野外看看你是不是有经验,我带学生出去爬山时候遇到什么地质问题,或者是自然问题,有时候他们就解释不通了,我说这时候你们就是光靠玩手机肯定做这方面是不行的。经验来源于实践,信心来源于实力,经验多实力强,信心就大,实践出真知。
我这一辈子,主持人说我跑的地方是比较多的,国内国外都跑了一些,而且好多地方是你们去不到的,无人区的地方,也比较危险的地方。这是边境,我们国家很大。
在国际上因为我们地学,中国是地球科学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国际上跟我们国家合作也多,我这些年工作跟好多国家合作,现在也在进行,这也能为国家增添一些荣誉,能够在国外宣传我们国家的成就。
面对在座的各位教育家,谈谈我对我们的教育一点想法,中国教育应该有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这是我非常重视,中国要把中国的教育搞好,中国的教育大致就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前的2000多年大部分是所谓封建教育,就是孔孟教育,这也不是没有好的地方,也有好多好的地方,现在孔孟教育有很多好的地方,比如说新加坡和台湾对孔孟教育的继承和发扬比我们大陆做得好,你们要是跟他们接触就知道了,他们对中国以前的教育继承和发扬比大陆这边做得好。
大陆从建国以后那30年,像我念书的时候是接受苏联教育。苏联教授完了以后,1978年改革开放我说是混合教育,又想学西方,又想保持东方,东方也没有完全继承下来,西方也没有完全学好,这个不行。
中国人占了人口20%,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有中国人多,能把中华民族教育搞好就是对人类的一个很大的贡献,中国现在教育,外面既不能闭关自守,也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够生搬硬套、妄自菲薄,中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中国教育改革的任务是很重的,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有改革的任务,现在中小学反而教育我觉得做得不错,可能最弱点是在大学,等你把孩子培养起来都跑掉了,大学做得不够,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到研究生,都得需要有新的思维、新的考虑才行。
自古以来,中国的志士贤人都以社稷为重,民族为重,所以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古名句,古人如此,今人该如何,我们要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像卡尔·马克思说的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主席也强调,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能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动。
每个受过教育的人一定要回馈给社会,给社会做出贡献,要孜孜以求,科学非常严肃,非常严谨,从事科学的人应该努力为国家做出服务。
我刚才也说了,我是受过27年多的教育,是党和人民把我培养大的,我应该说新中国这七十多年我是一步一步跟着新中国长大起来的,看到中国的变化是非常激动,世界上近一百年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么发达,变化这么大,在座的应该都出过国,你出国的地方,10年前、20年前去的地方再去可能还能找到,中国好多地方20年前你去的再找不到的,都变样了,中国翻天覆地变化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一个中国梦就是想把中国更强大,每个人要在中央领导下能够更好地工作。
人生无限,工作无限,我们要趁着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多为国家做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