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其实,大学生还是在理性消费的嘛 春节期间,大学生们生活方式可以说是丰富多彩,聚会、看电影、购物、旅游伴随着热闹的假期,大学生的消费
原标题:其实,大学生还是在“理性消费”的嘛
春节期间,大学生们生活方式可以说是丰富多彩,聚会、看电影、购物、旅游……伴随着热闹的假期,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增长。调查显示,64.3%的大学生选择“理性消费”,其次是“量力而行”和“该花就花”,各占19.22%、16.48%。(2月26日网易教育)
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生力军,是富有活力的一个群体。他们一方面相对中小学生拥有更多的资金自由使用的权利,而另一方面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不仅关系到自身成长,也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网贷、满目追求潮流等不理性消费现象让少数大学生缠上了不好的人设,然而此次围绕大学生消费话题的调查结果无疑是峰回路转,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让人们看见当代大学生所持有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
谈起消费话题,就一定离不开一个节日——“双11光棍节”。多数单身青年想到这个节日不是惆怅而是兴奋,只因这个节日“名不副实”——是一个购物狂欢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网民年龄层在20-29岁之间占比31.4%。而从职业结构来看占比最大的是学生群体,比例为24.6%。这就难怪有大学在购物狂欢过后贴出诸如“希望学校的小可爱们能够妥善安排自己的时间,千万不要因为拿快递耽误了学习哦”之类的趣味横幅了。
玩笑始终还是玩笑,购物狂欢节这种“节日”只会稍纵即逝。许多大学生在这一天囤积了许多不必要的物品,表面上看似一种不理性消费,究其里子,实则还是自身有购物需求。若是没有需求在推动,相信大学生们会对此种节日说声“我就看个新鲜,不买”。不然,在此次调查中实际消费还不到预计一半的某学生不会表示主要原因是没有购物欲望,发现很多东西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奢而不孙,宁俭;与其不孙也,宁固。”从经济学角度看理性消费,通常是指消费者能够从资源达到追求效用最大化和满足最大化的消费行为。转观大学生购买商品,以手机为例,他们总会先定位价格区间,在综合多款手机的性能参数,看起来是在“挑三拣四”,实则是在追求最高的性价比,这就是大学生发自本能的种理性消费。
再者,在大学校园里有着多种勤工助学岗位和机会,这让许多大学生能够增长社会阅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最重要的是,使他们明白消费的背后需要流淌多少心血和汗水。此外,如今的家长也在“拥护”学校此类措施,在对大学生的经济供给上,从以前的“无私奉献”变成了“适度供给”。学校与家长的双管齐下,可以说是给大学生的理性消费披上了防护服。
从“双11光棍节”到春节,大学生每一次消费的背后其实都有其购物需求,不同程度上表示了自己在“理性消费”。无论他们在“买小”或是“买大”,作为看官的我们还是应该“理性看待”,给大学生们这青年一代理性消费一个友好的环境。(文/谢廖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