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调整生育政策等问题,作出部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调整生育政策等问题,作出部署。会议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将之写入宪法确定为基本国策。先前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成就震惊世界,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先后作出单独两孩、全面两孩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三孩政策提出的背景原因:一是第七次的人口普查的前夕已经出现了国内生育率逐渐低下的情况,国家研究延后退休时间的方法来缓解养老压力,但从根本上还是要提高生育率,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保障老龄化人群的福利。二是第七次的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总人口增长了5.38个百分点,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8.70个百分点。总人口的增长比例已经超过新生儿人口的增长比例三倍之多。生育率低,老龄化严重的问题一目了然。三是群众生育意愿降低。截止2021年5月31日,我国“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显示,有生育二孩及以上打算的妇女,仅不足半数实现了再生育。影响因素主要是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其中很多家庭想生不敢生,主要原因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三孩政策实施以后,有效促进生育率,还应配套相关政策措施。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房价、教育、医疗等问题突出,养育儿女的成本提高,中青年人群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很多中青年很多不想生,也存在很大一部分想生不敢生。而房价、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短时间内并不能很好解决,想要提升生育率仍需要更多配套措施的实施。一是要尽快出台有效政策,使房价水平能够让普遍大众接受。二是促进教育公平化发展,降低教育支出,营造良好教育氛围。三是出台政策加强女职工权益并严格落实,切实保障女职工在生育、产假、就业等方面权益,提高女性生育意愿。 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