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是为孩子巩固学习效果的作业,却成了折磨家长的利器,这和原本为了家校沟通方便成立家长群,结果却变成了令人崩溃的压力群如出一辙。其实通过梳
本是为孩子巩固学习效果的作业,却成了折磨家长的利器,这和原本为了家校沟通方便成立家长群,结果却变成了令人崩溃的“压力群”如出一辙。其实通过梳理可以发现,这几年来,为了给家长减负,各地一直给辅导作业、规范班级群等“病症”开“药方”。但这些措施真的有效吗?(中青网11月12日)
中小学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问题,最近在公共舆论场上被广为关注。从表面上看,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是为了使家长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许多家长会亲自“代劳”,使学生的家庭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
事实上,很多家长平时工作都很辛苦,并没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能抽出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所以很多家长对此事颇有微词,一些甚至充满了不满。家长批改作业现象是学校对于学生家庭生活的一种侵入现象,这样的势头必须抑制。
要真正地做到让家长们免去批改作业“之苦”,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适量适度,这是最基本的底线,事实上,指望布置作业来提高成绩本就不科学,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思维。
家长确实应该配合老师加强对孩子学习的引导,积极配合老师和学校的教育教学,但是具体到批改作业这种事情,应该是老师的责任。家长和学校要明确各自定位,学校永远是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责任方,家庭主要是教育孩子怎么为人处世。家长可以关注学业,但是老师不能借助于家庭或者学校绑架家庭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也不能指望家长去订正作业,辅导学生学业方面的问题,这都是错误的定位。而且归根结底,家庭作业只是一种手段,不能把手段当成目的去追求。
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让家长们远离批改作业“之苦”,也应谨防陷入家长“不管不顾”,不闻不问的误区,孩子学习离不开必要的监督,只有教师、家长、学校一起配合,才能“合作”好每一个环节,才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曹寅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