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7日起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幼儿园不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7日起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不得开展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校外培训机构等其他教育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开展半日制或者全日制培训.
幼儿园小学教育提前化首先表现为,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开设写字,拼音,算数,英语等课程,教授珠脑心算等幼儿难以理解的.幼儿园这种“提前教育”不仅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阻碍了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进步.
多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超前教育踩“刹车”,严禁幼儿园和社会培训机构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因为这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幼儿园更多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会交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因为实际环境和现实需要,幼儿园和小学都属于基础教育,但幼儿园教育是为了小学教育服务的,换言之,它是要“够”小学的,因为现在的小学准入门槛太高,对孩子和家长的要求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的小学,会迎合小学的要求,什么“识字”多少,算术,拼音等等的.幼小衔接的确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孩子如何能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这不仅仅是幼儿园一方需要做的,小学也需要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小学也需要极力配合幼儿园,在一年级时,教师要一视同仁,从拼音一点一点教起,切不可把孩子“神童化”,由于幼儿的思维的发展,同时要注意教学的方式.
想要更好的解决这一矛盾问题,不仅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不以单一的成绩评价孩子,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能力的提升,让孩子成才,更成人,还需要继续对学前教育和培训机构严格监督管理,监管者不能缺位,对那些幼小衔接班是否有违规操作要逐一把关.只有学前教育的秩序规范了,家长焦虑的情绪方能得到释怀.(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