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受疫情影响,为缓解就业压力,不少省份公务员招考增加了招录职数,公考报考一时火热。近几年,以国考省考等为代表的公务员考试一直保持很高的
今年受疫情影响,为缓解就业压力,不少省份公务员招考增加了招录职数,公考报考一时火热。近几年,以“国考”“省考”等为代表的公务员考试一直保持很高的招录比。辛苦备战公考,仍大概率落榜,让不少考生寻求“上岸”的确定性。瞄准这一需求,一些公考培训机构玩噱头、赌概率,适时推出所谓的“协议保过”“不过退款”等保证协议。(2020-08-11,中国青年网)
公务员一直是诸多考生理想岗位,但是考试的难度之大,让很多考生望而生畏,为了达到更高的“上岸率”,很多人都会选择报培训班进行培训。近几年,各大培训机构更是利用考生的这种急于“上岸”的心理,推出了各种“协议班”、“保过班”,以此来搞噱头,吸引考生报班。不少考生看到“不过退款”,就觉得考上了的话,花了这些钱也值了,考不上的话,还能退款,没花钱上了个培训班,也挺好的,就当花钱买心安了。各大培训机构就是利用考生这种心理,赌概率,让考生落入“培训坑”。各种“协议班”的价格参差不齐,漫天要价,质量更是难以保障,许多“保过班”并没有享受到比普通培训课更好的培训待遇。“不过退款”是培训机构的营销手段,既能吸引到考生报班,又能拿到高额的培训费,而且只要考生通过考试就可以不退款,考试未通过考试,收取基本的成本费用,也不会有亏损,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了。考生与培训机构签订的是格式条款,对退款的限制条件较多,在考后退款阶段也是维权艰难,机构要扣除各种其他成本费用,各种理由拖拉,考生也没有那么大精力跟培训机构耗费,这种情形已经普遍存在,屡见不鲜。
有关部门应及时清查和规范公考培训市场,打击虚假宣传,加强价格行为监管,让公考培训回归理性。培训机构不可一味逐利,要保障课程质量,保障服务质量,不能把“保过班”变成“培训坑”。考生报培训班时,要擦亮眼睛,不能被培训机构利用“想赢怕输”的心理牵着“牛鼻子”走,要学会理性看待问题,在规范合理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