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来,神童接连横空出世,有在第3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小选手,他的论文关于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研制研究,明显不是一个
近日来,“神童”接连横空出世,有在第3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小选手,他的论文关于“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研制研究”,明显不是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研究成果,还有“一天作诗2000首”的浙江慈溪红衣少女,堪比“激光打印机”,凡此种种,令人惊叹之余,更有一种无奈苦笑之感。
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家长漠视成长规律,对孩子的过高期望、揠苗助长,但是“风口浪尖”上的孩子,真的还好吗?这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极大挑战,让大家对整个社会的诚信产生质疑。这些带双引号的“神童”接连横空出世,不但伤了孩子的“心”,也伤了社会的“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份爱是真切的,也无可厚非,但以爱孩子的名义,不断为孩子“贴金戴银”,甚至亲自“操刀上阵”,想着让孩子少走弯路,其实反而让孩子欠下了学习的“账”、社会的“账”。
面对接连不断的“神童”现象,社会各界都应努力改变。一方面家长朋友们要主动转变焦虑的心理,孩子就是一颗种子,有的会开花,有的会长成参天大树,有的也许只会是一颗平凡的小草,有的甚至迟迟不肯出芽,但也要以一颗平常心待之,悉心浇灌,耐心陪伴,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成长,上述种种过度包装孩子,乃至于成为舆论焦点的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应主动遏制“神童”现象,各地在组织比赛的过程中以诚实守信为前提,保证参赛作品和比赛结果的公平公正,坚决不搞特权,不走“后门”,此外,媒体也要守住舆论界限,不为夺人眼球而大肆炒作相关内容。
古人尚且明白“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何况过度包装的“小时了了”,不要让孩子成为家长炒作的工具和机器,当从“神童”沦落为“路人甲”,伤了的不只是孩子的“心”,更有这个社会的公平诚信之“心”。张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