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大语文大在何处? 语文教育的大目标是什么,大到何等地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原编审孟令全认为,大语文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培
原标题:大语文“大”在何处?
语文教育的大目标是什么,大到何等地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原编审孟令全认为,大语文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造就现代社会的一代新人;传播、传承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大家知道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这个魂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所以说这样的大目标堪称与天同大。”
大语文教育的第二个特点是大格局。“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模式单一、空间狭小、周边封闭、孤独地围着讲台转磨般的语文教学同样造就不出现代社会的一代新人。”孟令全认为,大格局的人才呼唤大格局的教育,大格局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大语文教育。
第三是大背景。大语文教育应该是在更加广阔、深入、阳光的背景下开展的语文教育活动。大语文教育拓宽了学习语文,应用语文的领域,为语文教育增加了外延,开发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语文教育更具有活力。
语文教材编写:兼容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教育要上不负天地,下对得起孩子。”孟令全强调了语文教育的使命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2-12岁的儿童是语言发展的关键获得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又快又轻松。小学语文正是适应了天时所设置的发展儿童语言的一门课程,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
孟令全认为,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堂其实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比如,学习一篇课文容易陷入常规套路,从文字到语言、到结构、到表现手法、到时代背景,每篇课文都这么分析,即使是比较浅显的课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亟需改变。
作为教材编写者,孟令全详细地谈了谈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和难点。他谈到,语文教材编写需要体现人文性(明线)和工具性(暗线)的统一。
何为人文性?人文性是明线,包含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工具性是暗线,包括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的学习、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明与暗并非两条平行的轨道,而是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孟令全表示,过去语文教学曾经走过误区,过分注重读写训练,忽略了语文常识、思维习惯、方法等能力培养。课标改革之后,目前的部编教材和统编教材延续了明暗线结合的方法,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较好地结合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