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小学阶段,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课堂上,不是辅导班,而是周六日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家长们讨论的都是分数。在公园,爸爸对儿子说:走,吃点
原标题:小学阶段,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课堂上,不是辅导班,而是周六日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家长们讨论的都是分数。在公园,爸爸对儿子说:“走,吃点好吃的,庆祝一下。”
妈妈问:“庆祝啥?庆祝他数学得了75分吗?”爸爸说:“庆祝个75分的套餐。“妈妈又说:”我娃本来是可以得100分的,就体验一下75分对不对?“
整个过程,娃爸和娃妈都是笑着说的。我转过头一看,娃坐在一旁开始抹眼泪了。
妈妈:“呀,说明我娃还是有自尊心的”。
他们缓冲了一下,问孩子需要再平复一下心情不?娃说:”不用“。起来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走了。
看来成绩不会因为”双减“而取消,那么整个小学阶段,真正拉开距离的是什么?不是课堂上,也不是辅导班,而是周六日。
周六日可以做到这3点的孩子,成绩都不会太差
一、作业不用催
朋友家孩子五年级了,从来没有上过辅导班,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我问她:”你家孩子是怎么学习的?成绩一直那么稳?“
朋友:”没怎么管过孩子,都是他自己学习的“。一开始,我以为朋友谦虚,后来接触了好几个学霸家长,才发现朋友一点也没有谦虚,他确实没怎么管过自己孩子的作业。
周五晚上朋友会和孩子们坐在一起说说周六日的安排,告诉孩子:”这个周六日,咱们的亲子活动安排比较满,你自己抽时间完成你的作业就行“。
朋友把周六日的活动时间一说,孩子就”见缝插针“去写作业了。有时候,周五晚上就可以把所有作业完成。
我家优优也有这个特质,记得前两周,周五从学校接开他就去北京游玩了,玩了2天,回到家已经周日晚上20点了。本来我计划他写不完作业,给她请个假呢。
谁知道,一回家,人家就去写作业了。不一会时间就把作业完成了。这样的孩子真的很省心。
二、爱看纪录片
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陪孩子经常远游见世面,也没有实验室给孩子做实验来试错,更无法一时间给孩子梳理清晰历史脉络给孩子。
那就多带孩子看纪录片。
1.纪录片通常包含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能够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好奇心是一个孩子喜欢动脑的必备动力。
2.通过观看纪录片,孩子可以接触到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社交技能,提高情商,现在的时代不需要学习机器,但是需要高情商的人才。
经常看纪录片的孩子可以涉猎到各种奇奇怪怪的知识点,小时候就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还担心孩子上了初高中死记硬背知识点吗?
有远见的家长都是在孩子小学阶段,让孩子了解各种不同的知识,为小四门做好启蒙。
周六日,每天带孩子看一节央视拍给孩子的纪录片,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孩子的成绩不知不觉好起来了。
三、周六日每天看书1小时
爱阅读的孩子一般不会太差,但是需要看各种不同的书籍,历史类、文学类、地理、生物、物理、昆虫、财商......
不同的书籍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知识盛宴,如果你的孩子放学后不能保证20——30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周六日也没有亲子阅读时间。那就不要怪孩子做题速度慢、阅读理解差、作文写不好。
没有大量的输入,哪里会有输出?
我家小二宝6岁,在看《嗨,元素奇幻旅程》,让她轻松记住: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这些元素的特征。
比如氢,有悬浮术。我们常见的就是氢气球,遇到明火爆炸;
钠姐姐喜欢在厨房待着,我们常见的盐就是NaCI。初中才接触到的化学知识,幼儿园就可以在书本里获得,上初中的时候是不是就轻松很多?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1、创造阅读环境
虽然不需要家里有一面大书墙,但至少家里的其他人有爱看书的习惯;
2、给孩子买有趣的书籍
这些书籍一开始可以是漫画类,图多字少,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就可以过渡到有趣的纯文字书籍。
爱看书的孩子,考试时理解能力更强,读题速度相对来说也会更快。
孩子的差距都是一个又一个周六日慢慢拉出来的,让孩子多多利用周六日的时间,成不一样的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