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今年春招,年轻人在BOSS直聘玩开放世界游戏 没有什么路是踏不出来的。当逛工作成为主流,当GAP重启人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词,这场大型的多
原标题:今年春招,年轻人在BOSS直聘玩“开放世界”游戏
没有什么路是踏不出来的。当“逛工作”成为主流,当“GAP”“重启人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词,这场大型的多人开放世界游戏,已没有确定的终点。哪怕有玩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终点,这个“终点”或许也只是人生路上的一站。
胡彦斌亲自上BOSS直聘招人?
谁能想到,今年春招带火BOSS直聘的不是地铁广告,而是在上面招人的老板。事情发生在一个平平无奇的下午。有网友在招聘软件上看到胡彦斌在招音乐学校的职员,好奇询问“是本人吗?”,得到肯定答复。
其实,作为一名努力负责的CEO,胡彦斌自己在BOSS直聘上招人已经很多年了。还有网友爆料,去面试也是胡彦斌亲自面,还给沟通的求职者送过新年祝福。
只不过专门教流行音乐的培训机构相对小众,所以多年来不为大众所知。毕竟,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去搜一下“有啥音乐培训学校在招人”。这次胡校长被路人求职者“发掘”“出圈”,背后折射的是年轻人找工作方式与招聘平台服务逻辑的变化。
相比以往目标明确地选择公司→锁定岗位→精准投递,今天的年轻人,主打的是一个“边逛边买”。今天投个新媒体运营,明天投个产品经理,后天还没水花干脆投个“咖啡师”。总之平台上各个角落都点一番,兴许能挖出些宝藏岗位……
久而久之,职位推荐列表被自己训练得“五花八门”,像流行音乐培训机构里“音乐课程专家”这种岗位都出现了。乍一看对五音不全的我很不友好,仔细研究招聘启事,发现居然不是教唱歌,而是偏销售?看来也不是完全没法上,说不定我亦是有成为销售奇才的潜质呢!
另一头,招聘平台也在努力“做功”,一会儿提醒你修改一下简历,一会儿推出个“AI求职助手”,还想方设法地让求职者多填求职意向,巴不得大家解锁更多隐藏岗位。于是,像“明星直招岗位”这种隐藏款盲盒,就自然而然出现在更多人眼前。
企业随时招人,求职者多逛多看,平台努力撮合……就业形势的改变让找工作变成了一场大型的“开放世界游戏”(一种玩家可自由探索、无固定任务顺序且环境动态变化的游戏,例如《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和《原神》)。
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投递什么岗位,也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在哪儿上岸。看似不确定性很强,实则每一次点击都在拓宽着自己的人生象限。
01 “佛系逛岗”:在兴趣盲盒里找未来
这两年做短视频的博主,找到了一类观众爱看的节目,叫“辞职体验100种职业”。
有个叫“池早是我”的vlog博主,2023年辞职,之后一年里体验了40多种不同的职业。体验的范畴涵盖之广让人咋舌。在城里她是宠物店店员、剧本杀DM;在山里她是养猪场饲养员、采茶工;在家里她是保姆、收纳师;在路上她是外卖员、遛狗师……
为什么要“辞职体验100种职业”?“池早是我”说,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小镇游戏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工位,每天准时准点地做一些事情。就像玩游戏时人们常常会忽略主线之外不重要的NPC,现实中似乎也少有人会主动对自己之外的人投以关注。
很快,她就跻身百万粉丝博主系列,无数人“追更”她的体验视频。网友的评论解释了“池早是我”受欢迎的奥义,“感谢她替我体验想去但不敢去的远方”,“原来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多的可能”。
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被困在传统世界对“工作”定义里的年轻人,也开始放下“枷锁”,体验不同的人生。
大新做了很多年的活动策划,前两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去民宿打工。如今他的生活变成了“想去哪里玩,就去那边找个民宿做事,边玩边工作”的状态。大新说:“最后你会发现,其实把自己关在格子间,也不见得真的能多赚多少钱。选个自己开心一点的工作,即便是体力劳动,反而可能整体幸福感更强。”
找工作怎么从J人模式变成了P人模式?“大新”们的实践或许从另外一个角度定义了“好工作”的本质——不是让人削足适履,而是让人做起来就觉得“来对了”。而这些“好工作”往往不是找出来的,是逛出来的,是体验出来的。
怎么“逛工作”?“逛街”的人潜意识里有一份购买清单,但更渴望未知的新奇玩意儿闯入眼帘。“逛工作”的人也是一样,不定死目标刻意寻找,看到感兴趣的就去试错。不怕自己不行,就怕自己不敢。
玩过《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的朋友都知道,想救公主得解救四个神兽。每个神兽都在不同的地图,打败他们后,玩家将获得不同的技能。按照剧情引导,你会先来到卓拉领地,和王子一起打败水神兽。
打不过怎么办?其实你也可以绕过去,先去解救风神兽,抢先拿到力巴尔的勇猛起飞技能,大幅提升跑图效率。找工作也是一样,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其实很多时候,这种成见不仅仅会针对别人,也会针对自己。
02 春招找工作?
不,是玩开放世界游戏
一般春节过后没几天招聘软件就会迎来下载潮,今年也不例外。
七麦数据显示,BOSS直聘、智联招聘等软件下载量都迅速提升,BOSS直聘从1月31日起,就位列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商务应用TOP1至今,在全部应用免费榜上的排名则跃升至2月18日的第8名。
热闹之下,还有一些事情正在悄悄地起着变化。经常找工作的朋友发现,往年春招季社交媒体上都在传“名企岗位”,今年的热门内容变成了“如何调教App/AI帮我找工作”。
要玩找工作这种开放世界游戏,就得用玩开放世界游戏的思路。
光有跨行业、跨地域求职的意识还不够,还要有趁手的工具。
例如网友齐心做“黄金矿工”,发掘了很多在BOSS直聘上找到新岗位的方式。
首先,可以填写更多的求职期望和期望城市。如果只填一个求职期望,推荐的职位太少,那就多填几个。如果三个求职期望都填满了,还是没啥想去的,那就再填几个兼职期望。
还有人直接在BOSS直聘上对着地图找工作,去某公司面试完了,地图一开,看看周边还有什么其他公司的职位,说不定就直接再来一场面试了。
可以说,招聘软件上的每一项功能都是为了让大家更快“找到工作”而设计。
这是商业逻辑决定的。像BOSS直聘,99%的收入都来自招聘者。如果招聘者迟迟招不到人,极可能拿钱走人。从求职者视角来看也是如此,如果迟迟找不到工作,也会“用脚投票”离开。这就像开商场一样,很鼓励来“逛”的消费者,但鼓励“逛”的目的是促成更多交易。如果所有人都“只看不买”,商场就变成了赔本生意。
多种多样的功能摆在哪里,在不同的“玩家”手里,就出现了不同的玩法。有人把BOSS直聘玩成“黄金矿工”,有人则开始训练算法为自己所用。
有做算法的网友提示其他找工作的朋友,要认真填一下平台上的在线简历。因为招聘平台其实和短视频平台一样,都会给人打标签。
标签来自哪里呢?就来自求职者填写的在线简历。AI模型会自动提取求职者的简历标签,把这些标签放在牛人卡片里。HR视角打开BOSS直聘,一眼就能看到。
但HR每天要看的简历很多,不可能每份简历都点开,所以很多时候都在抓关键词。比如业务部门想要个会MySQL的,那带了“MySQL”标签的简历就会被高看一眼。业务部门想招个懂AI的产品经理,那么带“AI”“机器学习”标签的简历就更容易脱颖而出。
如果求职者掌握了这个原理,找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在填在线简历时,把能力标签提前。在写个人优势时,把能力相关的描述往前放,毕竟很多HR可能就看第一行。再高端一点的操作是“驯化算法”,把心仪岗位的职位描述喂给AI,让AI提取标签,然后再把这些标签加进自己的简历。等算法识别到,自己的简历也就匹配给了“对口”的招聘者。
如果一个求职者,对想去哪个行业、哪个城市一点儿想法都没有呢?那也不用着急,还能找找“AI就业辅导”,在BOSS直聘学生版上向“AI求职助手”提问。如果觉得还不够,网上用DeepSeek、豆包、Kimi写简历、写面试回答的攻略也不少,把市面上的AI工具都招呼一遍,多对话几轮,差不多也就摸清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不管是BOSS直聘这些平台的AI技术,还是市面上的大模型,其实都在努力给求职者配备一个“就业指导版张雪峰”。都说科技改变生活,十多年前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移动支付成为常态。如今AI的快速发展,则让年轻人有条件把职场变成开放世界。AI可以让招聘软件在精准推荐职位的同时,为求职者扩大选择面,也可以让求职者在不知道选哪行时,“变身”成每一行的行业专家帮他最小成本试错。
让求职者放下“丢掉一个offer人生就毁了”的紧绷感,让“牛马”从“向往旷野”走向“向旷野出发”,这或许就是招聘行业发展新科技的题中之意。
03 开放世界里,游戏没有终点
100年前,鲁迅写了篇小说叫《故乡》。小说主要讲的什么,很多人已经忘了,但里面有句话流传至今: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00年后,《哪吒2》成了中国票房最牛的电影。有人可能还没看过,但里面这句台词出圈了: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两句话情绪略有差别,但都是讲“探路”。找工作也一样,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大家都在探索自己的“道”。只不过,以前的人们探路还带着几分小心翼翼,今天的“00后”生来自信,探路不用看别人走没走,自己就能踏出一条路。
没有什么路是踏不出来的。当“逛工作”成为主流,当“GAP”“重启人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词,这场大型的多人开放世界游戏,已没有确定的终点。哪怕有玩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终点,这个“终点”或许也只是人生路上的一站。探索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