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杰青优青成为历史,科研人员摘帽子还会远吗? 1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公布重要消息:自2025年起,将国家杰出青
原标题:“杰青”“优青”成为历史,科研人员摘“帽子”还会远吗?
1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公布重要消息:自2025年起,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将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此举一出,意味着“杰青”“优青”两大最热门的“帽子”称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科研人员摘“帽子”还会远吗?
01
“帽子热”现象频出,学术风气浮躁
近年来,“帽子热”的现象在学术圈屡见不鲜。不少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为了拿下所谓的“帽子”项目卷生卷死——没中选的日夜焦虑,中选了的继续追求下一个更大的“帽子”。各大高校、科研单位也不惜重金挖、抢“帽子”人才,以期在科研立项、学科评估、高校排名中上力争上游。
种种因素堆积,让学术风气日渐浮躁,学者们无法静下心来搞长线基础科研,只一股脑扎进耗时短、容易出成果的方向。高校间的恶意竞争也导致了人才分布的进一步失衡,让西北、东北等地区院校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
这种“唯帽子”的倾向,不仅违背了各项人才称号、基金项目设置的初衷,同时造成了学术不公、学术腐败等不良现象,更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带来阻碍。对此,早在2018年开始,国家层面就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举措,肃清“唯帽子”“唯论文”等“四唯”“五唯”风气。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采取措施为“帽子热”降温,避免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的倾向。
在各项措施的整治下,“唯帽子”的现象的确得到了一定扼制,但还远远不够。
02
改名只是开始,摘“帽子”任重道远
此次“杰青”“优青”的更名,可以说是破除“唯帽子”现象的又一个有力举措和大胆尝试。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学术圈的广泛讨论,但很多网友并不看好改名这一行为,认为是换汤不换药。
但大家要认识到,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基金委取消“杰青”“优青”叫法,并非无用功,反而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大家的思想。
近几年,基金委一直强调,“杰青”“优青”是项目,而不是“帽子”。但杰出青年、 青年的叫法,本质上暗含了对一个学者的评价和表扬,更像是一种人才称号、一种只进不出的荣誉。因此,凡是成功申报者,都会直接被人用“杰青”“优青”代称,难免助长“帽子”风气。
但经过此次更名,人们在语言表达上,就很难用“青A”“青B”等称呼代指入选的学者,这不符合大众的语言习惯。大家不要小看这一点改变,语言的本质是思维,语言体系的更迭往往能带动思维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的改变。
当然,仅仅改名是不够的。“帽子热”现象的背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带来的“增值利益”。从现实情况来看,一名科研工作者如果评上“杰青”“优青”等 或者省级的人才项目,能拿到的可不仅仅是项目经费,还有更多的利益附加,例如在职称晋升上的 优势,科技评价、学术评审上更多的话语权,乃至各方面的资源倾斜。在改名的基础上,杜绝这种将“帽子”与各项利益简单挂钩的行为更为重要,配套政策、措施也要跟进,摘“帽子”仍然任重道远。
03
写在最后
路要一步一步走,改革要一步一步来。破除 “唯帽子” 倾向并非一日之功,要给够充足的时间。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宽松的科研环境,让真正有实力、有潜力的科研人才在纯粹的科研氛围中茁壮成长,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