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北京公办高中再生变局,国际学校如何突围? 近期,朝阳区教委在2024朝阳区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介绍正积极筹建北京科学高中和北京中学科技分
原标题:北京公办高中再生变局,国际学校如何突围?
近期,朝阳区教委在2024朝阳区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介绍正积极筹建北京科学高中和北京中学科技分校,再度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据悉,北京 科学高中——北京科学高中将落户朝阳,该校与北京市十一学校合作办学。北京中学科技分校则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与北京职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五所高校合作新建,纳入北京中学教育集团实行一体化管理。
其实,科学高中在国外早已有丰富的实践。从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为聚焦未来科技英才,纷纷设立了科学高中,并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
什么是科学高中?科学高中在世界主要国家又有哪些 的办学经验?科学高中的出现又意味着什么?
美国在科学高中的办学经验
美国科技高中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中叶。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强调重新加强学术性课程。随即,美国一批新的科技高中应运而生。例如布朗克斯科学高中、布鲁克林技术高中等科技高中在此期间取得了发展。
20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一场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运动。在此背景下,美国开始加快建设一批体现科技教育特色的普通高中,实施“英才教育”,致力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1985年创办的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即为典型代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技高中进一步聚焦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这些高中在招生上不受学区限制,并具有择优选择的特权,故被称为“特设高中”(Specialized High School);又因这些高中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生管理等方面比较独特,又被称为“磁石学校”(Magnet School)。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各届政府都将发展STEM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心。
在实施STEM教育的过程中,北卡罗来纳科学与数学高中、托马斯杰斐逊科技高等4所科技高中联合另外11所高中,成立了国家数学、科学和技术特色中学联合体,以引领美国高中数学与科技教育。
随着STEM教育理念的普及,2014年,该组织更名为全美STEM高中联盟,旨在促进科技高中教育理念传播、资源共享以及创新STEM课程与教学。具体而言,全美STEM高中联盟的成员学校均采取严格的招录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除入学成绩外,学生平时的年度会考、所在州统一考试、教师推荐信、科学实践活动、学生面试等均被纳入招生综合考量。
当前,美国的科技高中一般指STEM高中(STEM High School)。这与一份报告相关。美国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主席罗伯·D·阿特金森曾向美国国会提交了《特色STEM高中需求报告》,提出增加科技高中拨款、扩大科技高中招生规模的建议,最终该建议被采纳。由于该报告的呼吁,美国科技高中开始向STEM高中过渡和转变。以培养科技精英为要旨、突出STEM教育,开始成为科技高中的突出特征。
那么,美国科技高中在STEM教育领域或办学实践中有哪些重要举措呢?
美国科技高中的课程创新
美国科技高中的创新实践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其课程结构概括为“共同基础的全面”和“选择领域的精深”相结合,课程设置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共同必修课为基础层次的核心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或科技、社会研究或历史、外语、艺术、体育等。选修课则在基础必修课之上开设,多是与基础必修课科目相同或类似的大学先修课程(AP课程)、荣誉课程等相对高深的课程。
近年来,美国STEM高中的课程与教学呈现出新趋势。越来越多的STEM高中更加关注科技前沿,开设相应的研究性课程或“特色课程”(Unique Offerings),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实验,发展其科研探索能力。
STEM高中的特色课程多与大学、高科技企业、政府部门联合开设。全美STEM高中联盟成员学校普遍与所在州的州立大学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或与大学联合开发特色课程,或鼓励学生直接到大学里修读特色课程。
美国科学高中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一定自主性,课程设置多样化,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由于美国不存在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其各州之间、学校之间在课程设置、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上也有差异,这促使美国科技高中的课程门类非常丰富多元。例如,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开设的科目共有120多门,供学生在四年里进行修习。类似多样性的课程让学生得以自主探索兴趣所在,为具备特殊潜力的学生创造了成长环境。
美国科技高中的课程设置尤为关注跨学科和综合性。科技高中在设置分科课程外,也非常看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设置一些综合化的课程进行跨学科学习。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的新生第一年都要修习设计与技术一课,该必修课程集合了生物学、统计学和英语。
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美国科学高中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设置常规研究项目和实验项目,同时项目式学习和研究性课程十分普遍。
在科学实验室中做实验则是科学课程的一种常态。美国科学高中普遍实验室资源丰富,一些先进实验室已具备支持数学建模仿真、量子力学等前沿科学领域课程的硬件条件,实力雄厚。学生们自主或合作设计并进行实验,最终形成实验报告与研究报告,在完整的探究体验中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在进行探究项目时,学生们被鼓励更多关注现实,着手将知识应用于当下存在的问题。阿肯色州数学科学与艺术学校的顶点项目(Capsule project)旨在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应用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来发展他们的科研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学生可以利用数学建模来调查并预测现实世界的情况,也可在公园的服务学习项目中担任志愿者开展独立项目,他们将为研究温泉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自行收集和分析数据,最终提出原创的研究课题。
加强校企、高校联系,善用社会资源
美国还与高中和高校、企业、政府机构之间紧密合作,形成STEM生态系统。硅谷科技高中(Gunn High School)所在地科创氛围浓厚,学校与当地多家科技公司和创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有机会在苹果、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进行暑期实习,参与软件开发、数据分析或用户体验设计等项目。学校还与创业孵化器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初创公司的项目,学习创业精神和商业运营。
许多科技高中和合作大学达成学分认可,注重与大学的衔接和联动。卡内基科学中心高中的学生可以通过与莱斯大学的合作项目,选修大学级别的课程。课程通常在莱斯大学的校园内进行,由大学教授授课。学生在这些课程中获得的学分可以同时计入高中和大学的学分。此外,他们能够参与大学的研究项目,共享实验室设施与导师资源。
我国科学高中的办学实践
回到国内,科学高中在中国也已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2012年,深圳科学高中正式建成招生,拉开了我国科学高中建设的大幕。
作为高中分类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新尝试,除深圳之外,上海、南京、宜昌、厦门、宁波等地也建有冠着“科学”或“科技”二字的特色高中。
科学高中作为普通高中多样化的重要改革举措,其底层逻辑从内容本位逐渐转向素养本位。科学高中通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人才早期培养,以项目制为基本组织形式,加强课程供给的专业关联度,将科学技术、学习科学等领域前沿研究成果应用到育人过程,以促进人才培养。
与普通高中相比,首先,科学高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非常明确,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主。例如深圳科学高中坚持以“自强不息,和而不流;敢为人先,科学见长”的学校精神,致力于培养“有习惯、有温度、有高度”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科技高中把则“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较高的科技素养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的‘未来卓越工程师’”作为育人目标。
其次,科学高中普遍肩负着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需在招生录取、课程教学等方面不断创新。例如,湖北省宜昌市科技高中可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具有科技特长的学生。
与高校联合培养
在科创人才培养方面,我国科学高中主要通过完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纵向衔接,在课程、改革培养和评价机制等方面与高校深度合作。实现平台支撑、课程引领,搭建起系统的长效机制。
例如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与厦门大学不断密切大中学联合培养机制,学生不但可以提前学习大学内容,还能获得学分认定,如果未来考入厦门大学,学分可用来抵修相关课程。
由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同济大学合作共建的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科技高中,该校与同济大学14个院系深度合作,以贯通培养、资源共享为主旨,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逐门、逐课时地确定课程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实践,形成教学案例。一是在课程改进方面充分体现科技特色,凸显“信息技术、纯理科、新工科、创意设计”等方向拔尖人才培养特点。二是该校学生每年都到同济大学学习生活两周,体验真实的科研过程和了解前沿的科技工程动态。三是该校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科技工程”类实验室,开设“科技工程”特色夏令营,可利用暑假聘请同济大学相关教授来校授课。
为更有效地强化中学与高校的联合培养,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更将学校搬到了“未来人工智能示范区”核心区内,依托华东理工和园区科研院所,实现了大学教授每周进社团、每月进课堂和院士每年进校园,使区域丰富的教育资源始终保持着对科技高中的高位引领。
此外例如正在筹建的北京科学高中将与北京市十一学校合作办学,通过高中校际间的合作实现联合培养。北京市十一学校创新发展学院的课程培养不仅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且在小学及初中阶段设立了学院课程班,以推进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路径的探索实践。
进阶式的课程打造
针对科创人才等,我国科技高中或合作校普遍进行了“基层、扩展、拔尖”三层阶梯化的课程设计。例如正在筹建的北京科学高中的合作校北京市第十一中学,该校创新发展学院基于学生兴趣及发展规划设置人工智能、人文经济、生化、航天四领域的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打造进阶式的课程,创设了丰富系统的“三层四领域”学院课程体系。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创新发展学院依据学生学段及能力差异,课程层次上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类课程、荣誉型课程。基础性课程普适性强、难度低,用于激发学生对于领域的认知,同时开拓前沿视野。拓展类课程是通过项目式学习、综合实践等,提升学生领域综合素养。荣誉型课程为顶端课程,涵盖面向学有余力的拔尖学生开设的学科竞赛、创新项目、大学先修课程等。
与之类似的,深圳科学高中也以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模式构建了课程体系。
其中,基础性课程建立水平分层、模块分类和综合设计的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拓展型课程包含兴趣类、实验探究类、学科拓展类和高校自主招生课程,在夯实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突出选择性与发展性。研究型课程涵盖小课题课程、科技创新课程和高端项目研究,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素养、实践能力为目标。三类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功能有所不同:基础性课程注重科学内容的整合,拓展型课程强调科学视野的拓展,研究型课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
在构建课程体系外,我国科技高中还通过科学选修课、创新活动课、科技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野外科学考察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来实施科创教育,以提升学生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
科学高中的出现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高度相关,其创办充分关注和回应着国家对战略人才的发展需求。美国科学高中尤其在STEM领域的创新举措,同样为我国科学高中或学校科学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参考。部分北京公办学校及国际化学校还与国外科学高中达成合作,引进并融合了国外的科创课程体系。例如,2014年,清华附中与美国托马斯·杰斐逊科技高中签订协议,在科创教育课程和师资上进行了深度互动与合作。
科学中学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探索建立打通大、中、小各学段的衔接培养机制。同时,其不仅通过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来满足学生需求,更依靠校内外联动来推进科创教育的普及,从学校培养转化为协作体共同培养。而在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以来,构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格局已成为一种政策共识和实践导向。北京将落地多所科学高中既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具体举措,也是促进高考改革推动育人方式的体现。这也意味着我国公立基础教育开始走向“个性化”、“特色化”,而非以往的千校一面。
但从办学实践看,考虑到教育的不均衡和资源限制等,我国各地科学高中仍普遍存在着课程体系不完善,落实因材施教的外部支持机制不健全、个性化培养不充分、专门性师资队伍缺乏等问题。科学高中的创建很难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坚守;科学高中在逐步打造特色品牌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内部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相互融合、整体优化,同时还要有效转化大学与研究机构的资源,满足教育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