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红孩子到了中学更易出现心理疾病? 让学生参加各种争章活动有没有意义? 红孩子现象指的是有些孩子在小学阶段表现出色,但到了初高中后却
原标题;“红孩子”到了中学更易出现心理疾病? 让学生参加各种争章活动有没有意义?
“红孩子”现象指的是有些孩子在小学阶段表现出色,但到了初高中后却逐渐失去了光环。
“那些在小学阶段拿了很多奖(全国、全省荣誉)的‘红孩子’,上了高中以后学业成绩跟不上,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今年将履职重点聚焦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基于“红孩子”现象,他建议适度取消小学生的重大荣誉,“因为这种过重的荣誉会成为他们过重的精神负担”。
近日,“红孩子”现象在家长群中讨论热烈,记者也采访了中学心理老师,他们建议学生和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每一次荣誉和掌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葆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热议孩子各种评优争章,意义何在?
家长许女士发现,最近两天,家长群里对“红孩子”现象讨论很激烈,不少家长也感到困惑,到底学校发通知下来让学生参加各种争章活动有没有意义?大女儿已经读初二的许女士经历过孩子小升初,她认为,这些所谓“红孩子”的评选对于孩子升学来说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些确实是加分项,但是必须在语文、数学、英语成绩有保证的基础上才有用。也就是说,这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孩子的学习成绩才是基本”。
许女士表示,如果在评选各种争章活动的过程中都是孩子自己自觉自愿并且积极去参与和争取的,这对孩子的能力提升确实非常有帮助,“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评上这些奖,会亲自参与帮孩子整理材料、做简历等,即使孩子因此被评上了,也只是个虚名,因为都是家长在折腾,孩子并没有从中收获什么”。
家长王女士则表示,孩子如果在小学阶段获得了过多鲜花和掌声,会让其对自身的认识不够清晰,“孩子要走的路很长,荆棘满途中点缀些许精彩往往才是人生常态,哪怕不从人的一生这么长远的角度来看,光是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就有12年,这也是很漫长的一个过程,如果当成‘马拉松’,在小学阶段跑在前面,到了初高中阶段也未必有‘体力’继续保持领先。”王女士认为,王安石写的《伤仲永》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是因为这是孩子成长的规律,确实是部分孩子的真实写照,“仲永的结局是泯然众人矣,在现在看来还是好事,起码他只是变成个正常人了,但我们现实中很多孩子出现了心理疾病,这个结局更加悲惨。我觉得家长确实要好好反思‘红孩子’现象,在小学时不要过于强调孩子要多么出类拔萃。”
分析“红孩子”现象成因复杂,社会要引起重视
“红孩子”现象指的是有些孩子在小学阶段表现出色,但到了初高中后却逐渐失去了光环。针对这种现象,广东实验中学白云校区高中部学生处负责人、中学心理学正高级教师蓝敏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学生个体特质、家庭教育、教育体制以及社会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蓝敏表示,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不同阶段的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存在差异。“小学阶段的学习更多依赖于基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而随着年级的提高,初、高中教育则要求学生具备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如分析、综合、评价、审美等能力。如果学生从小学到初高中没有注重培养高阶学习能力,便可能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
蓝敏强调,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智能结构和发展节奏。“有的孩子可能在年幼时学业成绩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同样 。相反,有些看似平凡的孩子可能在社交、情绪、体育艺术等领域有着非凡的才能,只是这些能力可能在某些学校的评价体系中相对被弱化。”
蓝敏建议,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我们需要保持平常心,认识到孩子的某一方面优势并不意味着全面 。我们应鼓励孩子们尊重他人,学会欣赏同学们在不同领域的优点,培养宽容和尊重的品质。同时,学校和家庭都应倡导多元成才的观念,不应仅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 标准。”
蓝敏呼吁,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媒体和社会力量应该发挥其作用,共同呼吁和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通过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找到价值和位置,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焦虑值,让孩子们远离厌学和失落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