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1000万毕业生 就业太太太太太太难了 又是一年最难毕业季 人社部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指本科生、大专生、研究生、博士生等)达到
原标题:1000万毕业生 就业太太太太太太难了
又是一年最难毕业季
人社部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指本科生、大专生、研究生、博士生等)达到1076万人,同比2021年增加了167万人,这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人。
光从这个数字来看,很多读者可能并没有概念。
作为对比,以第七次人口普查为例,海南省总人口约为1008万人,也就是说,今年的毕业生规模已经超过了海南省的总人口,也近乎等同于一个中小国家的全部人口,比如瑞典总人口也就1050万人。
而这1076万人,仅是我国一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由此带来的问题想必大家马上就能想到——没错,就业难。
近年来,几乎每年的这个时候,“史上最难毕业季”的话题就会冲上热搜,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递增,就业难度“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的确,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中生招生公报数据,预计2022年我国高考生将达1400万、2023年将达1500万,若按照2020年超90%的高考录取率,今后数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只会更多……
而且今年春节以后,全国各大城市疫情反复,加上互联网和教培等以往就业高景气的行业,也出现了大幅裁员的情况,更让本就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的就业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根据智联招聘4月26日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今年一季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指数(CIER)为0.71,降到了2020年疫情以来的 点,而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6。
报告显示,截至4月中旬,46.7%的应届毕业生收到了录用通知,低于2021年的62.8%;有15.4%的应届毕业生签约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也低于去年的18.3%。
另外,在高校毕业生群体内部,也存在明显的分化。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在中国重汽集团,博士入职可享受50万元的安家费和50万元的无息借款,再加上不低于30万元的年收入,博士入职总共可以拿到超过100万元的综合补贴。
在技工院校,毕业生同样抢手。山东蓝翔技师学院院长荣兰祥表示,用人单位提前半年就到学校来“预订”学生,谁给学生的工资高,学校就安排毕业生去哪家企业就业。
相比起来,毕业人数最多的本科生甚至硕士,找工作则比较困难。换句话说,我国高校毕业生求职出现了明显的“两头抢手,中间遇冷”的现象。
从前些年的“大学毕业生卖猪肉”引发热议,到最近几年的“中传95后硕士毕业去卖房”、“人大武大毕业卷香烟”、“双语硕士辞职当保姆”的新闻冲上热搜,大众眼里的“高知”大学生就业一次又一次令人大跌眼镜。
实际上,这些新闻已经不是个案,像保姆、月嫂、保安、收银员、送快递等职业选择,在大学毕业生中的 数量并不少,这反映出的一个社会现实是: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正在涌入传统意义上的低门槛行业。
01
“大人,时代变了”
为什么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了?以前大学生不挺吃香的吗?
没错,放在二十年前,大学文凭的确是香饽饽,但现在,时代变了。
先从宏观经济的大背景说起。
从经济的整体增速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前几十年,我国经济一直处于一种后发优势加持下的高速增长状态。
在经济总量方面,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之后连续跨越,1986年上升到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06年超过20万亿元。
2017年首次登上8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当年的经济增量折合1.2万亿美元,直接相当于2016年全球第十四大经济体澳大利亚的经济总量。
如果按不变价计算,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3.5倍,年均增速达9.5%,平均每8年就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约2.9%的年均增速。
在此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多强调的是量的增长——“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劳动力的高参与率和较高的配置效率,或者说“人口红利”,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几乎只有一个:多多益善。
在如此高速发展的经济大背景下,就业市场自然也繁荣起来。
40年时间,我国就业人员总量就从1978年约4.02亿人增长到2017年末的7.76亿人,增长了93%。
此时,我国经济结构主要是从农业为主导转向以城市化为基础的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大量生产率较低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成为生产率较高的劳动力。
换句话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没读过大学的人也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发展机会,更别说当时的大学学历,还处于较为稀缺的状态,当时有大学文凭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确是抢手的香饽饽。
但近十年,我国经济的增速明显放缓,在2011年GDP增速首次跌破了10%,从此告别两位数的高增长,转变为中速增长。
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经济总量的基数已经很大了,而基数越大,增长率提升就越困难。另一方面,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后发优势,也逐渐消化完结,后续的增长动力更多来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而与经济增速放缓形成对比的是,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却越来越多,已经从1978年的16.5万人,一路高速增长到了今年的超千万人。
近十年,我国参加高考的人数稳定在900万以上,近三年更是连续超过1000万,并且录取率一路走高,2020年的高考录取率就已突破90%。
这带来的一个明显变化是我国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高,已由1982年的5.8年提高到了2017年的10.2年。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由0.9%上升到19.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由62.6%下降到19.2%。
人口文化素质得到提升,是件好事,只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学历贬值”。
在国际上,通常把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精英化阶段、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
简单来说,当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时,只有15%左右的人有机会上大学,此时,一张大学文凭足以让你在就业市场畅行无阻,能在社会站稳脚跟,甚至可以成为某一行业的精英。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2002年以前的确还属于精英化阶段,但从2002年开始,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随着2019级大一新生入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我国也步入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
换句话说,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大学文凭,已经不是稀罕物了,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带来“精英”头衔,也很难让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畅行无阻。
一言以蔽之,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增长已不如往年旺盛,而人数还在不断扩大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如果固守所谓的“精英”身份,非精英岗位不去,不接受大多数人从事的普通岗位,甚至在大学虚度四年只为混个文凭,势必会加剧就业难的问题。
而很多人虽然也意识到大学生已经越来越多了,但观念仍然没有转变,部分人的想法甚至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认为只要能够拿到毕业证,就能找到好工作。
这显然已经与现实脱轨,身子都已经进了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脑子还停留在精英化阶段,怎么行得通?抱有这种想法的高校毕业生,还是得趁早“认清现实,放弃幻想”。
02
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普及化是“一种计划性的规模增长过程”。
这种国家政策驱动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使我国高等教育仅用十年就走过了其他国家三十年、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普及化道路,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国的人才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是超前于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
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和经济结构优化工作继续推进,我国经济已经在从最初的以数量取胜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了,但是,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免不了阵痛期。
而在大学持续扩招的大背景下,现在每年都有几百上千万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其中还有几十万985、211学生。
换句话说,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还消化不了这么多的高校毕业生,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了中端人才存在过剩情况,也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两头抢手,中间遇冷”的现象。
其实现在我国很多行业的人才缺口都非常大。中国新闻周刊的调查显示,中国人才需求量最大的是制造业,其次是服务业,如幼师、家政、养老等,都很缺乏人才。
2021年的人社部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招聘岗位中,关于“招工难”的前一百个职业,与制造业相关的职业高达40%以上,如“钢筋工”“机修钳工”“纺织染色工”等,而且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仍将近3000万人。
然而,现在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最期待的工作却是体制内、互联网和金融行业。
加上近两年还遇上了新冠疫情的黑天鹅事件,不仅进一步加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还导致想就业学生出不去、招聘单位进不来,对招聘成效造成负面影响。
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作用下,有编制的工作更加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优先选择,网上甚至喊出了“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的口号。
当然,铁饭碗名额也有限,大家都想抢,竞争也异常激烈,报录比更是一年比一年吓人。
从其他行业的情况来看,以往吸纳就业人员较多的教培、地产和互联网行业的就业景气度也均有所下降。
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2022年春节后第一个月,教育/培训/院校行业的招聘职位数较去年同期下降近50%,跌幅最大。
房地产行业虽然在去年底放松了信贷政策,但房企风险尚未完全解除,今年首月招聘职位数同比下降30.3%。
今年春天,互联网大厂裁员的新闻也肉眼可见地变多了。而且根据猎聘大数据,今年3-4月,互联网大厂开放的招聘职位相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但是,想进大厂的年轻人却更多了,投递大厂的应届毕业生同比增长了19.67%。
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实际上是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是能不能找到一份工作,第二个层面是能不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对高校毕业生来说,找到一份工作是不难的,但找到一份符合期待的“体面”工作是很难的。可以说,供需错配才是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年轻人想找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并不完全是“虚荣心”作祟,毕竟现在生活的担子太重了。
光是住房这一件事,就已经把年轻人压得够呛。
很简单的道理,房价高买不起就算了,房租也连带着贵,房租贵了,就要用更多的工资去交房租,那肯定得找个能交得起房租的工作吧?
制造业的人才缺口的确大,但平均薪酬水平也确实是偏低。在人社部公布的19个行业平均工资排位中,制造业仅排第十四位。
还有媒体报道称,有制造企业“下了很大的决心”给出了“公司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月薪1.4万元,却仍然招不到985高校的机械专业学生。因为这些学生且早已被其他“大厂”,以“年薪二十几万、三十几万”的更高工资提前签约锁定了。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意味着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无缘无故的高薪用工,“月薪1万多招不到人”就是来自市场的提醒,也说明了我国在人才供求上的确存在结构性错配问题。
03
在阵痛中前行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曾表示,现在GDP每新增一个百分点,带来的新增就业是180万左右。
所以要缓解就业难的问题,首先是要保证经济增速,这与创造就业岗位密切相关。而今年我国5.5%经济增速目标的设定,最首要考虑的,就是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
正如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的解读:“实现5.5%的增速目标,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就有基础,经济运行就能保持在合理区间”。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速虽适度下降,但只要总体运行平稳,主要指标都稳定在合理区间,就没有必要心生恐慌。
保证经济增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市场的总量压力,同时,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目前我国劳动力的升级速度已经快于产业升级的速度,带来了人才供求的结构性错配问题。
从长远看,我国的快速发展一定是需要大批 人才做支撑的,高等教育普及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步。
所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途径,更在于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
只不过,从经济的规模增长模式到质量增长模式的转型,并非朝夕之功,任何国家的经济转型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期间,从政府到企业和个人,都将经历一场并不轻松的适应期。
因此,必须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适度的忍耐,只有承受住转型的阵痛,经济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我国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仍将存在,“民工荒”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将长期并存。
尽管如此,面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也不必过于悲观。
因为传统需求空间还有潜力,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需求不断涌现,总有新兴行业会爆发,从而诞生新的岗位需求。不可否认的是,就连新冠疫情这种负面冲击事件,也催生出了一些新业态。
而且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后第一个月,我国计算机软件、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和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的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了40.7%、22.8%和19.5%。
可以确定的是,未来我国制造业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就是通过芯片、新能源、智能装备等高精尖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为用工市场带来大量收入高、职业发展前景广的就业机会。
一些传统的制造业,比如海尔、海信、长安汽车,原来只是做冰箱、洗衣机、汽车,现在也开始智慧交通和智慧家居,这都带来了新的机遇。
市场机制始终是最有效的调节机制,当新的行业前景和“钱景”出现,求职者自然就会“用脚投票”。
此外,导致供需错配的一个原因还在于信息的不对称。
高校毕业生因为信息不对称,不了解产业转型的趋势,也不具备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高的岗位去不了,低技能的岗位又不愿意去。
所以,还应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市场的供需对接,为其在严峻多变的就业环境中保驾护航。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已经有学校在采取“校企合作”的办法。
以芯片行业举例,学校老师通过参与企业的芯片研发或研究工作,下意识地为学生培养芯片行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另一方面,也有院校通过邀请企业人士进课堂,给学生分享行业最前沿的技术。
只不过,大多数的校企合作效率依然有限,“双方受制于资源、信息与精力有限,校企合作需求与效率的矛盾仍比较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毕业生自身有意识地更新市场观念,及时转变就业思维,针对性地提升个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