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体育老师,退役运动员的归宿还是围城? 双减之下,稀缺的体育老师由退役运动员顶上?在举国体制下,能走到金字塔尖的运动员凤毛麟角,大多
原标题:体育老师,退役运动员的归宿还是围城?
“双减”之下,稀缺的体育老师由退役运动员顶上?在举国体制下,能走到金字塔尖的运动员凤毛麟角,大多数腰部运动员退役后面临择业和重新融入社会的压力,国家体育总局探索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兼职体育老师,但这条路却依然面临学历、编制、环境等种种障碍。
当王诗朦再次站在球场上,她有一些恍惚。球场的另一边再也没有队友和对手,场下也听不到教练的呼喊,只有一群中学生,正按照她的布置默默做着有球训练。
一年多前,王诗朦还是中国女足国家队门将,并曾出战四国女足锦标赛。而今,她是北京中学的一名体育老师。
从运动员到老师,并不是她主动选择的结果,却足以让那些因伤病不得不退役的运动员艳羡不已。
退役运动员的转型与出路,一直是竞技体育残酷的地方。取得优异成绩的“金字塔尖”运动员总是凤毛麟角,大部分人退役后都面临重新择业和转型的压力。
与运动员转型难相对应的,则是体育教师资源的严重不足。在2021年底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副司长姜庆国提出,针对“双减”下体育教师缺乏的现状,探索优秀退役运动员到学校兼职体育老师,提倡先上岗、后培训的模式。
这无疑为退役运动员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但这扇门真的是退役运动员能轻易触摸到的吗?对于大多“腰部”运动员而言,阻碍他们转型的因素又是什么?
“体育老师和运动员是完全不同的职业”
作为一名足球运动员,王诗朦的职业生涯算得上圆满,不仅曾是各级国字号的主力门将,还带领天津队斩获阔别22年的女超冠军,并在全运会取得亚军的好成绩。
28岁,本该是守门员职业生涯的巅峰期,但王诗朦却在一次训练中左膝韧带断裂,同位置又遭受了第二次重伤,她不得不退役。“伤病太突然了,当时完全没有做好退役的心理准备。”
十几年球员生涯,她四处漂泊,疲倦的她,最终选择回了家乡,成为一名中学体育老师。
尽管在竞技领域有足够的经验去应付各种情况,但王诗朦还是花了很长时间去适应体育老师这个身份的转变。
“体育老师和运动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职业。”
当王诗朦第一次踏进北京中学体育组的办公室时,她被震撼到了,这里的体育老师不仅全是硕士以上学历,还有省队的游泳运动员、体操运动员等,甚至是体育专业的博士,王诗朦是学校唯一一个本科体育老师。
回首十多年的职业球员生涯,王诗朦的日常生活很简单,一切吃穿用行都有人安排妥当,她只要想着训练和踢好比赛即可。但是体育老师的工作却颠覆了自己平静的生活。
初来学校,她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10点甚至11点。除了新教师培训和进修,她还在跟体育教研组的其他老师学习广播操、武术、各种球类等教材中所涉及的所有项目。在一些老教师的眼里,这位国家队女足“ ”球员特别勤奋。
“在学校,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有很多东西需要自己思考设计,这一点跟我们踢球是不太一样的。”王诗朦告诉凤凰网教育,职业运动员把日常训练作为工作,带有天然主观能动性。但是学生则无法接受枯燥的基本功动作练习,所以老师需要把体育课设计的有趣。这也成了新晋体育老师王诗朦亟需解决的问题。
同王诗朦一样,在北京中学任教的刘畅,曾是一名艺术体操运动员。初为人师时,她也经历了一番波折。
她是200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项目团体冠军的成员,由于这个项目的运动寿命比较短暂,在还未退役时,她就决定要做一名体育老师,并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习。
刘畅毕业后先来到一所小学任教,那时的她上班时经常想哭,因为自己根本控制不了小朋友。每天到学校前她都要站在校门口愣一会儿,这也是从运动员转成体育老师最难的一个阶段。
“我们虽然叫运动员,但我从小并没有上过体育课,而且当体育老师的第一道坎就是组织教学,你无法让孩子站在那听你说话,你有再高的运动水平,根本就使不出来。”
当体育老师的前三四年的时间,她都在组织教学这件事情摸索,如今她将艺术体操课程化、校园化,不仅培育出多名一级运动员,还让艺术体操课成为了学生最爱上的体育课之一。
“来北京中学后,这里的氛围也影响着每一个体育老师,现在我最大的想法就是能让更多的孩子,通过艺术体操去体现这个项目的教育价值,而不是单纯的训练价值。”
北京中学是朝阳区重点建设的一所学校,体育教学一直是学校的特色之一。北京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李大伟向凤凰网教育透露,学校对体育老师的要求是一专多能,不能仅停留在从前运动员的专业技能上。
“运动员转型体育老师其实并不像想象那样容易,很多运动员进入学校如果放不下身段,不愿意走出舒适圈去学习,那么也很难适应体育老师的工作。”
在李大伟看来,与竞技体育的功利性不同,体育老师更多的需要普及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发挥体育育人的功能,因此,体育老师对责任心和耐心的要求极高。
“想进学校读书都费劲,别提当老师了”
李思雨也是一名女足运动员,比王诗朦小两岁,相比成功进入学校的王诗朦,她就没那么幸运了。
6岁时,李思雨因展现不错的运动天赋,被选入北京市东城体校足球班,那时家里人都盼望着她日后能够成为像“孙雯”一样的女足球星。
但现实却狠狠的重创了李思雨。在体校身体条件好的人很多,比她天赋好勤奋的人更多,几年的训练中,她踢过前锋、中场,后来还改踢后卫,但总体表现都差强人意。每天尽管训练得很疲惫,但最终还是没能留在职业俱乐部的青训队中。
无法进入俱乐部一线队,李思雨变成一个半职业球员,而多年的训练让她的学业彻底荒废。“像我们这种没踢出来的,想进入学校读书都费劲,别提当体育老师了。”李思雨告诉凤凰网教育,她也曾试着看书学习,想捡起落下的文化课,但是课本对于那时的她来说比在球场进球“更难”。
没有较好的竞技成绩,李思雨也无法获得体育院校免试入学的机会,这也彻底断送了李思雨的很多就业机会。如今,她在一家培训机构兼职带足球课。
相比于足球这类热门竞技运动,一些冷门项目运动员的转型之路更为艰难。
李绩玉是一名空手道运动员,她最好的成绩是省空手道锦标赛第三名。她明白,这样的成绩,很难在国家队有一席之地,更别提参加奥运会。退役之后的出路很早就浮现在脑海之中。
作为一个非热门项目,李绩玉也是半路“转项”。她13岁从田径400米、800米改练空手道,但现实是大部分队友都处于陪跑状态。
“哪怕你进了国家队,你可能也是那两三个重点队员的陪练。”这些年,李绩玉看到省队的一些队友来来往往,可能练到最后谁能站上奥运赛场,教练都不会告诉他们。
在退役前,李绩玉的生活很单调,训练场宿舍两点一线,青春全部献给了专业。“专业运动员真的很苦,我们每天训练要准备两套“道服”,上午练完湿透了干不了,下午换另一套,日常根本没有节假日。”
退役后,突然“掉转车头”,去学习文化课,包括她在内的很多队友无法调整过来。
李绩玉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体育老师这条路,但是学校的体育老师编制要求都是本科学历。这对于他们这样一直扎根体校和专业运动队的运动员来说就是第一道难关。
“竞技成绩好的,可以免试去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或者上海体育学院深造,但是成绩一般加年龄大退役就不太好转了。”如李绩玉一般,无法适应重新学习文化课,想要提升学历,也一样艰难。
而一些冷门项目的运动员,在学校应聘时,也远没有足篮排等项目有竞争力。
“一名二线甚至三线的篮球运动员,可能比一个重竞技类的全国冠军更受欢迎。”李绩玉告诉凤凰网教育,她也可选择在学校做一个没有编制的“兼职”教练员,但这会让她没安全感。
退役后,她在一家道馆找到了一份空手道教练的工作。
退役运动员的彷徨与学历之痛
如王诗朦、刘畅一样,能够走进学校,成功转型的运动员,其实是极少的一部分。大多数退役运动员,都是像李思雨、李绩玉一样,退役后艰难寻求转型。
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我国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万人,每年约有4000名运动员退役。这个群体中,虽然不乏邓亚萍、郭晶晶、姚明、李娜这样的“标志人物”,但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多年将精力投入专业训练,一旦没有特别出色的竞技成绩,再加上文化课的缺失,他们很难进入高等院校。
而退役运动员转型最大的硬伤是“学历”。根据2021年底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相关内容,中小学教师需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院校教师需具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而我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也要求,参考人员最低需为大专学历。
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在国内现行的体育教育和培训机制下,只有极少部分运动员能走到金字塔尖,而许多退役运动员缺乏必要的社会生存技能,大多数都要再就业。
在体育圈内,运动员取得竞技成绩后,如能获得“运动健将证”,那么也可以通过免试入学的方式,进入体育类高等院校学习。不过获得“健将证”的方式却极为困难,只有国家队主力队员或在国际和国内取得突出成绩的运动员,才有一部分比例能获得申请资格。
前国足球员,北京国安队主力中卫郎征回忆,在2005年的第十届全运会中,他所效力的河北队夺得历史最好的第6名成绩,球队也拿到了6个国内运动健将申请名额,而球队大部分球员在无职业队可踢的情况下也将在全运会后退役。
“对于运动员来说,有运动健将证就意味着有学历。”但是全队20多名球员面临“僧多肉少”的现状,以郎征为首未来能进入职业队的三名球员将健将证让给了没有踢职业队机会的队友,这些人进入大学后成功进入学校成为了体育老师,而剩下10多名既没有免试入学资格又没有职业队踢球机会的队友只能退役选择再就业,而他们择业面也变窄很多。
其实,退役运动员不只转型难,再就业后的生活与运动员生活的极大反差,也会让他们彷徨。在外人眼里,季小月实现了成功转型,但她自己却是不安的。
退役前,她从事的是重竞技类的柔道项目。她不仅是国际级运动健将,也曾是国家队选手,最好成绩为世界柔道锦标赛第7名。因成绩优异,她免试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学习,退役后,又成功考入北京一所中学担任体育老师。
然而,在学校无法教授本专业体育项目,却给她带来了巨大的落差。“柔道在中小学很难开展,不仅需要场地,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入职之后,季小月就被要求转专业,主攻田径和武术等项目,这对于她来说像重新学习一项运动一样。
每天除了要上4、5节体育课之外,她还要跟着其他老师学习新项目,再加上繁杂的教研任务,季小月越发的感到疲惫。体育老师的日常生活,似乎与她的预期有着极大的差距。她有点怀念在运动队的日子,什么都不用管,一切简单而规律。
在学校一年的季小月回想这段经历,可能是职业跨越过快,缺少当老师前的培训经历,才会有这么多的不适应。“未来还是想回到省队当教练吧,毕竟练了十多年的柔道,不想彻底荒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