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双减之后 中国创新教育到底新在哪里? 2015年,一部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席卷全球,延续到到2016年,一场从K年级(kindergarten,学前与幼儿园
原标题:“双减”之后 中国创新教育到底“新”在哪里?
2015年,一部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席卷全球,延续到到2016年,一场从K年级(kindergarten,学前与幼儿园)开始的教育创新实践,在北京一土学校重新起航,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创新讨论的新浪潮。
2018年北大附中“登月舱项目”正式蜕变成“探月学院”,开启中国创新高中的新实践。
与此同时北京爱哲学校,福州云开小学等一系列天南海北的教育理想者,纷纷以不同程度地实践,重新构建教育生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更以人为本的教学法和评价方式去支持孩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成长。
“双减”之后,很多朋友都问过我的同一个问题:“双减对创新类学校有影响吗?”
对此我的回答是,“其实早在双减之前,创新类学校就在切实落地现在双减的内容,把时间和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用“创新”两个字标签此类学校,来自于媒体,目的是方便区分与所谓传统学校的差异,其实着实有些误解。
这类“创新”学校只不过在做更回归教育学常识,更回归“培养人”这样符合教育本质的事情。
学校发展一定是在不断创新的,而系统灵活的一类学校,能够走得更快,也迭代得更快,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和所谓传统学校是有冲突甚至对立的。
作为一线教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我发自内心地说,中国国家课程大纲真的很好,最近即将发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新大纲也会更加切合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但什么影响了我们这么好的大纲落地?个人浅见有三点:老师少,没时间,难配合。
老师少
不是绝对数量的少,而是师生比例太高,做不到精细化支持。
政策文件在关于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原则和有关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将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即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2.5、初中为1:13.5、小学为1:19。
教职工编制包括非专任教师和专任教师,实际一线教师的师生比还要再多一点。
但是我们来看创新学校公布的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师生比通常大概在1:6-1:8。
看似只是翻倍的老师成本,其实相对高师生比学校而言是3-4倍的人才和管理成本。
学校教育在我看来本质上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低师生比一定程度意味着老师能够给学生更多个性化支持,但这同时也需要学校在教师招聘上花更多功夫。
据闻某创新学校一年收到千份简历,最终录用到岗只有20余人。
既期望老师能够有类似的育人观念和教育理想,又看重老师可落地的教学能力,这同样也是很多好学校难以复制的原因之一。
我个人认为无论从总体数量还是平均质量上我们都还有很多空间,也庆幸有诸多抱着“功成不必在我”心态的同行者一起努力。
没时间
除了教学时间,教师用于教研与自身成长上的时间长期被忽略或低估。
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我特别关注到两点: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或者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职责,保障教师在教育教学、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中的自主权以及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权利。
除特殊、紧急情况外,不得安排教师到与教育教学无关场所开展相关工作,不得安排教师从事学校以外的执法、执勤或者其他与教师职责无关的工作。
从我观察到的所有创新学校而言,一线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育人,全身心地投入在教研教学和孩子身上。
其他很多事情由另外的运营团队在处理,把老师的时间真的还给老师,老师能够也有自己的个人和家庭生活,才能工作里成长好,引领孩子拥有更好成长体验。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对学校和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老师为中心的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难配合
家校配合难。
在以成绩,分数为单一衡量标准的历史惯性下,令很多积极寻求改变的学校在家校沟通中频频受困,很难与众多家长达成相对一致的共识。
已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把家校关系建设又提上了一线,然而良好的家校关系和环境本身就是创新类学校的创校基因。
在一土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学校就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
在教育里,想要创新真的“简单”,先把“关系”调理好,构建出“安全,真实,自然,亲密……”这样健康积极的关系,会给这段关系里的每个人都带来积极的改变,如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也自然而然会越变越好。
国内有很多学校都在学校与老师的关系,师生关系里下了功夫,这些也终会在家校关系改善中得到好的体现,但我还是有所期待,盼望有更多这样的学校就好了。
教育的节奏是慢的,慢在“磨刀”,但教育同样也是快的,快到“砍柴”只是一瞬间。
立德树人是一个带有“引力”的闭环,我们用磨刀的功夫去“树人”,人们会用“立德”来教会更多人如何“树人”。
看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构成了一套“组合拳”:从“双减”开始把孩子的时间还回来,让学校和社会教育回到“立德树人”的轨道上,然后到”家庭教育“,再到“新教师法”,还有酝酿发布中的“义务教育新课标”。
似乎明悟“创新学校”真的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只是走了快一点的“未来普通学校”。
“创新”学校就一定程度的用实践给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的某些思路,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沉没成本。
为了平衡成本,民办教育非盈利也不可避免会更贵一点,甚至一些“创新”学校的学费也已经基本和一些国际学校持平。
但创新学校依然是以非盈利的模式在运营,非盈利不意味着不盈利,只是盈利的部分不作为利润分给股东,全部用于学校的运营建设投入和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个人是支持非盈利学校有盈利能力的,这同样是市场对于学校教育的认可。
当然市场有时候是盲目的,这就需要类似“双减”这样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来把握方向。
随着中国高考评估体系改革,双减政策持续推进,新的教师法出台,义务教育新课标落地,我现在以非常积极的态度预期中国教育将给这个世界带来新的惊喜和生命力。
创新学校这种勇于探索,温和坚定的教育实践才是真的贵——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