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教育变革走向何方? 2021年,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整个教育生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大环境下,也有许多学者、教育专家剖
原标题:教育变革走向何方?
2021年,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整个教育生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大环境下,也有许多学者、教育专家剖析教育生态的过去,预测不远的将来。那么就让我们来一起通过他们的发言迎接新的一年。
01
“双减”政策是中国教育大变革的重要契机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具有社会的信息化、资源的泛在化、职业的流动化、技术的赋能化、学习的终身化、教育的个性化等特点,所以在未来的教育中应该强化新生命课程,为了生命的长宽高;强化新智识课程,培养人思维的洞见力;强化新德育课程,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强化新艺术课程,为了心灵的创造性;强化特色课程,为了个性的张扬。
谈及未来学习内容变革以及学习方式的变化,朱永新提出了三点想法:第一,从学校走向学习中心;第二,从固定的学习走向弹性的学习;第三,从学历社会走向学力社会。
——来自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12月4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八届年会中关于《中国教育大改革》的主题演讲
02
“善待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最高纲领”
中国教育下一步向何处去?我们提出了“做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要以学习化社会的理念构思高中教育和高中后教育,因为面临的不仅仅是城镇化和少子化,而且是互联网和智能机器人时代学习化社会的挑战。
中国的教育理想其实就是要实行善待儿童的教育,使儿童免于恐惧的教育,能够保障儿童休息和睡眠的教育。这个说起来是教育的最低纲领,但是现在也已经变成了我们教育的最高纲领。
——来自于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杨东平11月6日在第四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关于《中国教育的下一步》主题演讲
03
“教育重塑的格局应该走创新的发展思路”
教育重塑的格局应该走创新的发展思路。这个创新的发展思路应该有三个更加注重:
第一是在外部关系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公办教育和民办学校之间的协同发展;第二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协同;第三是社区和学校之间的协同发展。总之我们要通过协同,共同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二,要更加注重发展专心,然后造就特精。民办教育应该把我们的业务领域放在一些专门的领域,和一些新领域。现在校外培训机构转型的一大块,就是向教育科技和教育资源服务在转型,有很多机构在走这条路,我建议大家思考,在转型的时候要盯住我们所擅长的领域,创导出新的领域,最后做成特色、做成精品。
第三,更加注重融合发展。通过学校内部的“三个融合”来提供新的发展动能。第一个融合就是教学和研究的融合,希望大家更加注重通过研发来更新我们教学的内容,通过研发来引领教学的发展;第二个融合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教学和科技的融合。这个科技就是教育技术,我们要通过教育技术来创新教育发展模式;第三个融合是教学和产业的融合,和社会服务的融合。从现在的统计数据来看,单纯靠收学费发展的模式不足以支撑民办学校的高速发展,应该让学校在发展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服务,社会服务,发展自己的产业,通过产业来反哺教学。
——来自于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在12月10日“2021搜狐教育年度盛典”关于《中国民办教育发展迎来拐点与转型》主题演讲
04
“良师的职责是培养未来世界未知环境中的未成人”
我曾提出过三个“未”的观点,就是要培养在“未来世界”的“未知环境”中的“未成人”。我们面对着一个未知的、不确定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学生当下具备的确定性的东西已成定局,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应对未来世界的生成的能力,如何引导他们在未知环境中确立应有的目标生成,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有价值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教师,如果仅仅着眼于目光所及的小范围,紧盯学生的考试分数、升学率等是远远不够的。当然,我们无法否认学生个体的学业成绩、升学诸如此类都是现实的、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以长远的眼光审视未来教育。这一长远的眼光就是要明确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有没有标准答案?没有。不同于当下我们学校教育中大量应试性的标准答案,人类文明是有一个追求方向的,这个追求方向要求每一个个体在充分了解人类历史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判断和选择。
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发挥着关键作用。不要把孩子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要蒙上孩子智慧的双眼,这是作为教师需要谨记于心的。
——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12月3日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闭幕式上的演讲
05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有的人喜欢文学、有的人喜欢数学,对人的培养不能一概而论。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体力、智力以及前瞻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时代在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化,人的发展也要体现时代特点。现如今,科学技术十分发达,学校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时代新人。当下的学生正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生力量,所以教育事业任重道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仅仅让学生有知识,而且有高尚的人格,培养真正能够为我们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新时代人才。
人才是多种多样的,也有层次的。人们往往把人才和天才混淆起来,尤其是许多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我认为,所谓人才就是有理想信念、有知识、有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农业需要人才、环保需要人才、高精尖领域也需要人才。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树立人人都能成才,培养多样化人才的人才观。
——来自著名教育学家、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奠基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的文章《观念如果不能转变,“双减”便不能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