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校本课程 学校要主动采取各种措施 芥末堆讯 7月23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原标题: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校本课程 学校要主动采取各种措施
芥末堆讯 7月23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中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同时高校应面向本专科生设置至少2个学分的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并要求高校应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通知》要求,要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高校要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原则上应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选修课。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同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全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此外,学校要主动采取各种措施,及早分类疏导各种压力。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
《通知》强调,要加强过程管理,提升及早发现能力和日常咨询辅导水平。积极借助专业工具和手段,加快研制更符合中国学生特点的心理测评量表,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健全筛查预警机制,及早实施精准干预。高校每年在新生入校后适时开展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测评,注重对测评结果的科学分析和合理应用,分类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县级教育部门要设立或依托相关专业机构,牵头负责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推动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长档案。强化日常预警防控,对出现高危倾向苗头的学生及时给予干预帮扶。
《通知》提到,要加强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创造条件开通24小时阳光心理援助热线、网络预约专线和咨询邮箱等途径,做好常态化心理咨询服务。县级教育部门要建立区域性的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咨询辅导服务,定期面向所在区域中小学提供业务指导、技能培训。
《通知》要求,高校应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2名。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对新入职的辅导员、研究生导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全覆盖培训,对所有辅导员每3年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支持辅导员攻读心理学相关专业第二专业硕士学位。
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县级教研机构要配备心理教研员。中小学要在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等各类培训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内容予以重点安排。
此外,在经费和场地支持方面,《通知》表示,高校要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配备必要的办公场地和设备。县级教育部门要为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配备专门场地空间及软硬件设备,各地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建立健全心理辅导室。学校应在年度预算中统筹各类资金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础经费,确定生均标准,足额按时拨付,并视情建立增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