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首先要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儿童生活、居住时间最长的场所。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首先就是要造就儿童友好型社区。但是从目前来看,中国相当多的社区并不具备儿童友好的属性,通常是比较缺乏满足儿童健康安全需要的设施、公共空间和学习空间。
创建儿童友好型社区,要以社区为平台,引入儿童友好型的项目、提供儿童友好的服务内容,社区内的室内、户外公共空间都应该为儿童提供基本服务,通过完善的硬件空间建设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进而加强孩子与成人之间,成人与成人之间的沟通。
有人给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提出一些概念,叫做“儿童优先、普惠公平、儿童参与、社区资源最大化”的原则。在儿童安全、儿童养育、儿童参与、儿童健康等儿童友好理念的指导下,以社区儿童和家庭需求为导向落实到具体的行为当中。
有人提出了一个概念,比如说关于城市规划,环境设计要建立“以一米高度”的概念。“以一米高度”就是儿童的视角,就是儿童的身高,要用一米高度的概念来审视城市规划、环境设计。
另外就是要在社区创设儿童安全的、绿色的出行环境。比如说首先在伦敦出现的“步行巴士”项目,由志愿者来保护学生过马路和上下学的通行。这个项目已经在深圳得到了推广,提高了儿童出行的安全性。同时儿童也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结交新朋友,也解决了家长接送的难题,缓解了校门口的交通拥堵,这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我们现在的小区能够提供儿童参与的活动空间是非常少的,通常只有一个滑梯,就是给儿童提供的环境了,其实真正具有学习功能的和符合儿童需要的是社区图书馆。我们在香港就可以看到,在每一个地铁站的一楼都有一个功能齐全的儿童图书馆,每一个家长路过都可以到里面借书还书,包括音像材料,非常方便;图书馆作为儿童学习的资源中心,同时还有儿童的学习站、辅导站给儿童提供课后服务。
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更大程度上有赖于学校
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更大程度上,其实是有赖于学校。因为本来学校就应该成为一个社区的文明中心,但是我们现在的学校通常是与社区隔绝的,老死不相往来、封闭式管理,市民无法进入学校。我们现在的学校对于儿童是很不友好的,用过多的考试和作业绑架、替代了家庭教育,从而恶化了儿童的生存环境,甚至难以保障儿童的休息和睡眠。
我们谈儿童友好型社区,谈善待儿童的教育,首先就要保障儿童休息和睡眠的权利。就学校教育而言,我们过于偏重学科教育、知识教育,认为这就是学习的全部。实际上,人类的良知、智慧和道德情感,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社会化学习,来自于生活,而不是来自于学科知识,这就是我们发展社区教育的一个价值。有一句谚语“培养一个儿童,需要整个村庄的力量”,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儿童友好型社区”的构建、对学校的改善,要走向社区、家庭、儿童、学校和谐共建的一个过程,走向一种未来型的混合式学习。通过学校教育,包括美术馆、博物馆、音乐会等各种类型的社会化学习,使得学习成为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一个过程。
儿童是社区营造的天然力量
我们国家已经有一些城市、一些地方开展了儿童友好型城市和友好型社区的实践。深圳是全国第一个将儿童友好型城市纳入到城市整体设计中的城市,2015年就形成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规划和行动计划。它提出“建立安全、公平、符合儿童需求、适应深圳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具有全球城市人本特征的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总目标,综合确定了儿童社会保障、儿童参与和儿童友好城市空间三大策略体系。
在社区营造方面,成都市可能是做的比较好的。在2016年,成都市民政局发布了一个“开展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的通知”,要求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人才为支撑,引导居民组织化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把社区建设成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邻里相亲的生活共同体。
我们看到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儿童是一个天然的力量,是一种最强有力的推动和天然的纽带。因为儿童不仅仅是一个被保护的对象,也是一个参与的主体。无论是文明社区的营造、推广绿色生活,还是帮助家长的数字化学习、终身学习,儿童都具有很强的推动性。
所以一方面是“大手拉小手”,就是成人社会对儿童的支持和保护;同时也是“小手拉大手”,儿童来帮助成人参与终身学习的合作互助的过程。
许多社会组织公益组织加入了这些行动,比如“万物启蒙”联盟在重庆、杭州都建立了一些社区的儿童活动空间,成为儿童社会化学习的乐园。另外,榕树根教育公益在云南边境依托社区进行教育,组织帮助景颇族困境儿童健康成长,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
所以我们的命题就是如何把一座城市变成一所学校,如何把一个社区变成一所学校,就是要走向儿童友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