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标题:深度解析中意两国高等教育:独立思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意大利位于地中海之滨,以其丰富多彩的艺术财富闻名于世,艺术教育更是世界领
原标题:深度解析中意两国高等教育:独立思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意大利位于地中海之滨,以其丰富多彩的艺术财富闻名于世,艺术教育更是 。作为首开现代大学教育先河的国家,意大利在建筑、艺术设计、音乐、文物修复等领域占尽优势。意大利高等教育体系由公立大学、私立大学以及高等艺术和音乐学院组成,在校学生总数达30多万。目前,意大利拥有96所综合性大学(包括公立和私立院校)、12所 研究中心和132所高等艺术和音乐学院,涉及视觉艺术、音乐艺术、舞蹈和戏剧艺术等多个领域。近年,中国学生赴意大利留学人数逐年增多,而且低龄留学呈趋势,大部分家庭选择“先移民后留学”,让孩子的留学规划更有优势。意大利与国内高等教育相比,在很多方面确实有诸多不同,侨外专家下面为您详细解析。
一、严进宽出VS宽进严出
入学要求的不同无疑为两国高等教育系统最大的不同。比起中国的严进宽出,意大利高等教育体系遵行的是宽进严出的标准。即:在入学时审核申请人的基本资质和学历背景,如果达到意大利语的入学水平(B1/B2),以及高升本和本升硕的学历背景要求,意大利高校就会接纳你进入大学学习。入学后,每一年都有课程和学分的考核和评估,如果未达到标准,会被建议转专业或收到警告。而每次考试,教授会完全评估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决定是否通过,而不会有百分比的通过率的标准来实行学生考核。本科或者硕士研究生课程之后,进行实习和论文答辩。几年的专业学习下来,学生必须完全掌握本专业知识,并具备基本的实习以及实践能力才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
中意高等教育体系入学门槛和毕业标准的完全反转,导致两种教育体系下产出的人才素质有着巨大的区别。国内是同质化的,以就业、赚钱等功利目的为导向的产业化教育;而意大利高等教育则是以人为本,强调创造力和专业培养,是对人的才智和品行的全方位发展和塑造。
二、大班教育VS 课程计划
在中国读大学,一般本科班级设置在30-100人之间。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都基本实行大班教学。学生对自己大学课程的选择权不大,一般来说,每学期只能自住选修1-2门课程。并且在无法通过课程的情况下无法再跟班继续学习,只能参加该课程的补考。
意大利高等院校的班级设置非常灵活。每个学生都有自主选择专业课程的权利。所以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和班级的学生,可能他们会安排迥然不同的学习计划(Piano di Studio)。意大利的班级设置多为小班(10-30人)。课程里既有如欧洲艺术史这样的讲座式大课(不同专业学生参加,50-100人),又有10-20人左右的小班专业课。
而无论是文理科还是艺术类专业,教授经常选择小组讨论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深入和每个小组和成员进行讨论。一门课程上完,你可以选择同期或者延期参加考试,而只要你愿意,和教授沟通好,也可以作为旁听生参加下一级同一课程的再学习。
三、笔试VS口试
相比于中国只有大学毕业答辩时可以和导师或教授进行一对一的专题讨论不同,意大利大学无论专业几乎每门课程的结课考试都有口试的一环。口试需要教授分配专门的时间和精力给每一个学生,对他们这一门课的学习做综合的评估和考察,而不是像中国大学一般只有集体笔试的形式。
采取口试而非笔试这种考试形式,两者区别看似微小,但是殊不知口试却是检验教育以及学习成果的试金石。当中国大学还在为大学考试的作弊现象伤透脑筋,中国学生为如何作弊绞尽脑汁的时候;意大利学生却在为自己是否学习透彻了老师给的书单而担心,为是否在这次考试中能得到理想的分数而挣扎(意大利学生如果对分数不满意,可以选择下次重新考更高的分数而选择不登记分数)。
两国学生面对考试和准备考试的心态不同,考试所带来的学习过程截然不同,这些必然导致学习效果的天壤之别。
中国和意大利高等教育体系无论是在入学门槛、教学模式以及考试、毕业审核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别。这种反差使很多中国学生初到意国会无所适从,他们无法在小组或者课堂讨论上正常和同学交流。据侨外专家分析,留学初期,中国学生无法适应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且每个答案都可行这样的设置。因为比起中国式教育从小灌输的每个问题都有“标准且 答案”才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理念不同,意大利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更开放和更具创造力的教育模式,即:团队精神和团队智慧下的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可以发散出更多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正是引领学术和社会走向进步的原动力,近年大量的学生赴意留学也就不足为奇了。